《蝙蝠俠》的高譚市是個幽冥晦暗、陰沉森冷,帶點古典科幻小說場景的城市。機械鋼構的建築線條、櫛比鱗次的高樓峽谷,疊影在街巷死角的煙霧瀰漫裡,呈現了紐約市蠢蠢欲動的黑暗之心。押井守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的新港市,以新舊雜陳、資訊爆炸的香港街景為藍本,在五顏六色的霓虹店招與迷宮廢墟的城市景觀中,探討軀殼裡21克的靈魂重量(Ghost in the Shell)。

押井守何以選擇香港來作為電影的場景呢?高度資本主義的摩天大樓、龍蛇雜處的生猛氣息,呈現兩極化的階級反差。衣著光鮮亮麗的人群穿梭在百貨商場、辦公帷幕大樓,隔幾條街卻是老舊殘敗、潮霉氣味的城寨貧民窟。鐵窗、電線桿、蟻居、店招、電車…封閉窒息的城市空間,形塑了病態文明的虛幻,更襯托出都會人心的疏離與荒蕪。

《攻殼機動隊》英文片名為「Ghost in the Shell」,意指存在於軀殼裡的人類靈魂。未來A.I.人工智慧普及化後,人類身上的四肢、器官甚至大腦,皆可被生化、電子化的義體取代,同時大腦可改裝成電子腦,隨時連結上網路讀取所需的資料庫,並能將儲存在腦中的記憶複製、刪除與格式化。這種高度「義體化」的身軀能大幅提升生命性能,電影中的女主角草薙素子(少校),即為全身義體化的生化人。

電影講述未來2029年,政府組織了一個用來專門對抗恐怖組織、網路駭客與生化人犯罪事件的「公安九課」,這一群義體化的維安部隊由草薙素子領軍,不過風光的戰績背後她仍對自身存在感到疑惑,在這具生化機器打造的強大軀殼底下,所有與生俱來的自我意識、記憶甚至人格都是虛擬出來的。也許從一開始「我」就不曾存在,也許自己在很久以前就死了。那麼,現在擁有的記憶算什麼?靈魂又是什麼?當一個人工智慧擁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時,能將之視為擁有「靈魂」的個體嗎?這一切的疑問,在遇到超強駭客「傀儡師」後得到答案,一個是擁有靈魂卻缺乏軀殼的人工智慧(傀儡師),一個是擁有肉身卻沒有靈魂的生化人(素子),於是當兩人合體後,素子「羽化」成全知全能,並將自我意識融入到網路世界裡,她選擇離開公安九課脫離政府掌控,漂浮在網海的洪流之中,自此,她的「存在」成為事實,靈魂讓她有了重量,自由穿梭在現實與虛擬之間,隨心所欲來去自如。

哲學思辨是這部動畫片的終極命題,探討人的靈魂、意識與表象的存在。全片節奏沉緩、憂鬱、冷調、末世感強烈,許多冗長的對白充滿對人類處境的反思。人造義體讓長生不老成為可能,遊走在人性與道德邊界的價值觀更形混亂,當機械與人類的界線模糊時,生命該如何被定義?

這部1995年上映的動畫電影《攻殼機動隊》,改編自士郎正宗的科幻漫畫,由動畫大師押井守執導,在後現代拼貼的城市蜃樓背後,是宗教哲學的邏輯內核,並以詩意的筆觸預言反烏托邦式未來。尤其在動畫美術上的視覺呈現,配上神祕詭譎的古調《傀儡謠》,衝擊魅惑著全球影迷的感官,啟發電影《駭客任務》、史蒂芬史匹柏《A.I.人工智慧》與詹姆斯?克麥隆《阿凡達》等大導演。將動畫片提升到不凡的高度,深切探討了虛擬網路與現實世界的衝突,讓我們重新思索「我思故我在」的生命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