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河南省信陽市新縣的大別山戶外露營地,與大別山國家級登山步道相連,形成出入後者的重要門戶。

“別苑”的基地背靠一座小山丘,植被豐富,前面有一片小茶園,稍遠是貫穿露營地的河流,以及對面的山丘。基地是山腳下的一個小高台,往南視線開闊,有水從面前流過,是中國傳 統的風水寶地。基地原址上有幾棟老舊的民宅,因為年久失修已經很破敗。業主希望將其拆除,並在原址上興建新的建築。

從純粹的民宿到小型「田園綜合體」

關於新建築的功能,從設計伊始業主和設計團隊就產生了分歧。業主最初希望這裡儘量多地興建客房,而設計團隊則認為應該更多的體現公共功能,讓這組建築成為整個露營地的服務設施。經過討論以及對整個園區的分析,雙方逐漸統一思想,新建築的功能也逐漸清晰了起來。

這將不是一個簡單的民宿,也不是單純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新建築將被賦予復合的功能和業態,不僅包括客房,也擁有咖啡、茶室、可用於聚會或者農事體驗培訓的多功能廳,以及用於修養的冥想空間。這些功能不是彼此獨立的,而是互相交織在一起,並由複雜、多變的交通空間相串聯。

建築的功能賦予了建築一種“綜合體”的特性,它並不依賴單一的人群或者行為而生存;而“田園性”又是這個建案一直圍繞的核心。建築的田園性不僅反映在它地處大別山腹地,山林之中,也因為它未來的經營內容都將圍繞著山林展開,從採茶、制茶等農事體驗,到利用周邊物產開發的一系列創意農業產品,再到圍繞綠色健康產業所組織的登山、養生等活動。“別苑”的定位已經不侷限於滿足居住的民宿酒店,而希望把自身打造成一個小型的田園綜合體。

空間:頂、院、徑、水池、光影

“別苑”由多棟建築組成,由於場地的限制,大部分建築呈水平展開;設計師將建築進行了細微的前後搓動,並交替使用了平頂和雙坡頂(其中雙坡頂暗示了原有民宅的位置)。這樣做的結果是,建築呈現出相互咬合的狀態,曲折的平面和立面外輪廓線也給人以輕鬆隨性的感覺。

院子和路徑是“別苑”建築空間的另一個特徵。設計師認為中國傳統建築的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房屋、院子和路徑的關係。其中房屋和院子互為正負關係,這種正負不僅僅是物理空間上的正負,也包含了視線和心理上的內外、開放與封閉等等;而路徑是房屋和院子之間的“介入物”,它時裡時外,並沒有絶對的室內或者室外的身份。

路徑的作用不僅僅是交通的串聯,也讓空間的內外變的連貫和模糊。在本建案中,設計師希望在農舍的語境下,討論這三者的關係。因此多個不同空間特徵的院子被營造出來,它們穿插在建築群體之間,將建築與周邊環境,建築與建築隔開,形成一個個留白。這些留白除了功能作用外,更多的是一種視線和心理上的需要。

路徑約束了人們進入建築的方式。為了保持“別苑”的私密性和趣味性,建築的路徑被人為的“曲折”,甚至是隱藏起來,顧客需要自行的尋找進入空間的方式,而在這個尋找過程中,建築和院子的正負關係被自然而然的呈現出來。

水池和光影的設計加強了建築的趣味性和戲劇性。通過水池的反光和倒影,以及不時出現在路徑中的光影戲劇性場景,使用者的興奮被不斷的勾起,駐足、拍照、發朋友圈,建築單一紅磚材料所帶來的厚重感、單調感被大大的沖淡。

氣質:精緻農舍,隨性別苑

“別苑”,顧名思義它不是城市中的精品酒店,也不是鄉間別墅,它有一種野味,也可以說是農舍感。“別苑”的氣質應該是精緻的,但並不過分矯情;隨性而為,人居於期間,可以放鬆,偶遇間,人和人的距離可以稍微拉近。

因為是新建,設計師並不希望刻意模仿民居的老舊,而是希望讓建築給人有一種親近的感覺。建築選用了1980年代常用的紅磚作為主要材料,外觀並不刻意追求風格的一致性,相反設計師有意的將不同風格混搭在一起,形成一種“混亂”感。因為這種混亂感、混搭正是鄉村建築吸引人的地方。

建築的室內也不另做裝修,直接暴露材料,形成一種可控的粗野感。地面的水磨石,暴露出來的結構構件,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感覺。在設計師看來這樣的處理正合乎項目的名稱——“別苑”所應該傳達的氣質,一種不同於城市的別樣生活。

建築名稱    :別苑
地點            :河南省信陽市新縣
業主            :新縣大別山露營公園有限公司
主持建築師:何崴
設計團隊    :陳龍、李強、趙卓然、宋珂、汪令哲、黃士林
建築面積    :920平方米
設計時間    :2016年11月-2017年02月
建設時間    :2017年06月-2017年09月
施工單位    :新縣翔宇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攝影            :金偉琦、周夢
文章授權轉載自:在庫言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