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建築師和工程師之間越來越密切的合作關係,讓許多優秀的橋樑作品誕生在世界各個城市之中。 有時,橋樑甚至成為城市的標誌,引起了當地居民的自豪感,同時也成為人們的旅遊勝地。這些因素讓攝影師Greig Cranna在世界各地旅行的過程中特別關注各地的橋樑,並通過相機將它們記錄下來。
Cranna曾經在Instagram上發表了一些令人驚嘆的攝影作品,並在過去的20個月裡將它們整理成即將出版的書《天空建築 ——今日橋樑的魔幻變革》。這些迷人的照片表達了橋樑建築非凡的影響力,它們既是景觀的補充,也融入了當代的城市輪廓中。
最初橋樑的設計目的只是作為人行通道,後來有了馬車,在相對較小的負荷下,整體外觀便成為了設計的重點。 以威尼斯16世紀的里亞托橋為例, 它的人體尺度設計使得橋樑看上去十分宏偉,其自身也成為一種獨特的標識。
在19世紀,工業化和鐵路的出現要求橋樑跨度更大、荷載更強,同時,由於城市之間需要更便捷的聯繫,這些因素導致結構設計又成為了重點,美學的關注點被些許削弱。此時的橋樑主要由鋼鐵建造,從而獲得更大的結構支撐,整體外觀看上去也更加實用。蘇格蘭Forth大橋是結構設計的一個典範,其跨度甚至大於半公里。
今天,有更多的建築師參與橋樑設計,儘可能在滿足結構的同時,也讓形式更具創新力。Cranna解釋說,橋樑影響人們對某個城市的的看法,但這種印象融入在城市的整體環境中,因為它們“自己就是城市建築的標誌物”。
社會對運輸的依賴造就了歷史上的著名地標,例如布魯克林大橋、金門大橋和悉尼海港大橋,這些大橋與其場所相關聯。 在那個時期,大膽的設計使現代橋樑在城市中脫穎而出,成為具有識別性的結構體。
Cranna照片中不同形式的橋樑的區別顯而易見,然而,他覺得最有趣的是人行天橋。這些來源於早期概念的設計作品似乎更具個性化和人性化,它們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除了與人們的出行密切相關,人行天橋還具有環境優勢,鼓勵人們以更環保的方式出行。
在Cranna拍攝的人行天橋中,有芝加哥的BP Bridge,這個作品由弗蘭克•蓋裡(Frank Gehry)設計,它將帶你在兩個公園之間穿梭並穿行到馬路對面。 蜿蜒的路徑有意而為,不僅讓引橋的坡道更為緩和,也為橋上的人們隔絶了周邊的噪音,這種設計方式充分呼應了以人為本的真切需求。
Cranna還拍攝了由Wilkinson Eyre Architects設計的蓋茲黑德千禧橋(Gateshead Millennium Bridge),該橋是英格蘭紐卡斯爾(Newcastle)泰恩河(River Tyne)的人行天橋。 傾斜的橋樑吸引了眾多遊客,其動態結構彷彿一艘大船。 與BP Bridge不同的是,這座橋樑看上去更加輕盈,讓人們能夠充分觀賞到河面的美景。
設計師在人行天橋的設計中都充分考慮了人體的關係。除了Cranna拍攝的照片,還有NEXT建築事務所在 Lucky Knot中設計的抽象形體,這形成了景觀亮點,而在RDG規劃設計的High Trestle Trail橋中,閃著藍色燈光的通道在夜間熠熠生輝。
儘管大型基礎設施對車輛的需求仍然非常明顯,但我們仍然應當繼續發展人行天橋。 我們現在看到,橋樑不僅是一種跨越道路或河流的通道,也是人們想要參觀和體驗的雕塑藝術。橋樑設計既有利於環境又有利於旅遊業,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繼續探索這些空間和感官的體驗,同時,也歡迎像Cranna這樣的攝影師繼續為人們帶來更多優秀的橋樑攝影作品。
本文譯自www.archdaily.com/
文章轉載自:專築網( 邢子/李韌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