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陶淵明
人們常說「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國近代史」,就在這個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街區中,一處以「物」為主的器物生活美學空間,正在悄然綻放。館內觸目所及皆是古器物、老瓷,物有年頭,人不多語,饒有古意,主人喚之「侍物府」。
侍物府的入口由幾塊白色的片牆組合而成,形成一條狹長而靜謐的過道。質樸的色調、乾淨的線條、粗獷的石子相互碰撞,夾雜著隱隱綽綽的光影,禪意呼之欲出。
我們常常抱怨都市的節奏太快,來不及回看「時間留下的痕跡」,而侍物府是一個能提供回憶駐足的空間。
設計師依照空間的圍合、遞進邏輯,使得過道形成一定的空間序列,同時盡可能的減少設計語言,削弱行走時的關注點,令人的心境趨於平靜,在徐徐清風中感受微妙的儀式感和序列感。
傳統器物恰如其分地融入當代美學,使得空間愈加舒緩、充盈,這無疑是對時間、生命的最高禮讚。
設計師遵循博物館展陳規律,對陳列展櫃的尺寸進行反复推究,琳瑯滿目的唐宋茶器,元明佛像雕件、北歐古家具…所有隱藏的珍寶都有序地呈現在來訪者的面前。
展館中部,數道雅緻的簾幕低垂,內側場景若隱若現,編織了一個欲說還休的場域。視線透過朦朧的簾子得到延伸,從而保證空間區塊的獨立性,以及空間之間的互動性。
光線經過輕薄的簾子,變得柔和,時間在此滯留,周遭的一切彷彿靜止了。身處其間,與友人侃侃而談或駐足領略古玩趣味,都是難得的體驗。使人不得不承認,古往今來的歷史遺存與當代設計在這裡完美邂逅了。
「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侍物府,居鬧市之中,求的又是一份靜的氣息。侍物府又不是一味地孤寂,不聞世事。抬高區是一個複合空間,桌椅可靈活挪動、組合,滿足不定期上演的手作匠人作品展、分享品鑑會、沙龍活動等需求。
牆後是一條細長的過道,允許一人過,做舊處理的牆面和歷經歲月洗禮的軌道枕木相互映襯,將人拉回到淡泊的狀態。過道的右側通往會議室;左側是一條迂迴的路徑,既可以近距離看展品,又形成一個新的動線關係,豐富空間的層次。
設計師懷著對老物件的敬畏之心、對時間的詠嘆,將古美術融入到當代設計語言裡,摒棄嘈雜與迅捷,還原生活的原貌,為現代人構建了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