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覺在大腦海馬迴裡有個記憶空間,即便時日久遠、離鄉萬里,某一天,那塊觸動味覺的磁區突然被喚醒,瞬間回到某年某月,想起某個地方的某個人,像病毒蔓延般形成一種鄉愁,於是你分不清,究竟是懷念那個人,還是記憶裡難忘的味道。

美食滿足口腹之慾,也是一場甦醒視覺、味覺、嗅覺的感官之旅。是藝術饗宴,也是上蒼賜予大地的恩典。丹麥小說家伊莎克・狄妮森(Isak Dinesen)的短篇小說《芭比的盛宴》,以一場豪華的法式餐宴溫暖了北歐一個小漁村的居民,傳遞人與人之間單純無私的美好心意,美饌霎時化為恩典,堪稱飲食電影的始祖。

這部改編自狄妮森的小說、1988年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電影,描述19世紀丹麥北部的小漁村,一對老姊妹收留了來自戰亂巴黎、無依無靠的神祕女廚芭比。日子無聲無息地流過了12年。有一天,女廚中了法國彩票一萬法郎,她請求在兩姊妹父親的百年冥誕那天,由她請客掌廚,敦請教友們一同享受一場正式的法國盛宴。

這個故事的特別之處在於反差的對照,看似童話的背後,是藝術與宗教、享樂與禁慾的對比。所謂民以食為天,食色性也,還有什麼比大快朵頤享用美食這件事更享樂、更縱慾?小漁村裡終身奉獻給宗教的一對姊妹花、一群虔誠禁慾的清教徒,數十年來都在兩姊妹父親所創立的教會一起唱聖歌、禱告,默默恪守教義過著簡樸生活。但漸漸地,教友們心生嫌隙、彼此怨懟,以往單純慈愛的心已不復見,對此兩姊妹憂心不已,這一切女廚芭比都看在眼裡,她計畫用一場完美的饗宴,除了報答兩姊妹當年的善心收留,也想找回一些人們失去的東西。

戲劇的高潮便在這一場盛宴準備的過程。其幽默在於:「舌頭原是用來讚美感恩的,不是用來耽溺於異國美食的。」這些平日禁慾、飲食清貧的教徒,一個個抵擋不住美食誘惑、背負罪惡感大快朵頤,在酒酣耳熱、杯觥交錯之間,大家打開各自的心門暢所欲言、冰釋前嫌,似乎所有的恩恩怨怨都不再重要了。晚宴後,身心靈滿足的信徒們在井邊手牽手唱聖歌,讚美主的恩典以及彼此的陪伴,而芭比呢?原本可以因一筆彩金而致富的她,由於無私的奉獻,反而讓這12個人因此更富有。難忘片中的這段對話:

「妳把彩金都用完了,下半生怎麼辦?」姊妹花問。
「藝術家是永遠不會窮的。」芭比笑道。

是的,芭比一點也不窮,當她全心全意準備這場盛宴的同時,她的心是滿足的。她的無私、她對姊妹花的感念、她與鄰居們的友情,愛與感謝充滿心中,她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她是偉大的藝術家,天使也為她傾倒。

美食是有療癒魔法的,這股神奇力量自1988年開始蔓延到全球電影:以魔幻寫實手法譜出美食和情慾二重奏的墨西哥電影《巧克力情人》;梅姨與艾美亞當斯主演、用美食成就人生夢想的《美味關係》;以便當傳情說愛的印度電影《美味情書》,還有李安導演「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配料都備好了才下鍋」的《飲食男女》…,這些透過食物來談生命經驗的飲食電影,在娛樂性之外,也停駐在我們的大腦空間,美味永遠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