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南的台江國家公園為了提供民眾遊憩休閒、維持濕地保育等需求,並給予遊客一個創新、體驗及多功能使用之永續服務環境,擇定於四草大道北側及鹽水溪間之四草魚塭區,打造一座行政及遊客服務基地。該地環境條件反映台江國家公園自然生態、人文歷史、漁鹽襲產等多面向的核心價值特色,有如「台江學園」,同時也成為南部行政機關第一座鑽石級綠建築。
建築物於魚塭之上,採高腳屋的構造形式,尊重自然地貌。基地內設置連通水路,讓各自獨立的魚塭連通,並銜接到鄰近的台江水系,形成感潮的水體,活絡水質。除了可避免高蒸發量,造成水質鹽度提高,亦可引入浮游生物、魚、蝦、貝類及底棲生物。此外,於台江水系之連通水路加設水閘門,在暴雨大潮時可自動關閉,以避免淹水。
建築師仿古地圖創造了一個台江島,再將它解構為台江聚落,有埕、巷弄、大小不一的建築實體。台江冬季的風很大、夏季很炎熱,透過風場、日照模擬調整埕、巷弄的寬窄走向;依據機能的分配和連結、樓層的需要、設定實體各部的高度參數,如此台江聚落的雛形於焉成形。
環境模擬軟體告訴我們大自然如何影響聚落的形成,參數化設計軟體則具有在控制點之外由電腦隨機決定的特質,很像傳統聚落裡的人為因素。埕是被建築實體所圍塑出的活動場域,東西向開口的廟埕廣場阻擋了冬季的北北東風,而在夏季同時引進西南風以提供遊客戶外活動的舒適環境。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主要引進西南風,亦使建築物在夏季達到通風降溫之目的。建築群以傳統聚落空間配置,巷弄間仍舊保留台南舊聚落有機親近的尺度,而立面造型帶入數位參數語彙,同時反應內部機能。
聚落是承載生活文化、產業的基本單元,甚至形成生物多樣性的庇護所。基地保留既有雜木林、既有灌木草原,避免干擾原有生物棲所。浮動平台的設計為了提供生物棲息的小島。為降低沿海河口廢棄物,當地蚵殼及出海口大量堆積的漂流木也成為建築的一部分,屋頂運用蚵殼與鋪設漂流木,為鳥類提供自然的活動空間。
團隊設計在「自然」形塑之下所形成的聚落雛形上,運用先進的建築資訊整合模型(BIM),將結構、材料、門窗、外殼耗能、消防排煙的資訊整合起來,用傳統的2D繪圖,恐怕很難駕馭聚落的複雜性,這個資訊模型也有助於施工者對全案的理解。最後,從初步設計至細部設計皆掌握碳足跡計算,採用RC構造及波特蘭第二型水泥,以增加混凝土耐久性,達成結構抗鹽延長建築物使用年限,提供台江學園更永續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