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鹽水區蘊含豐富人文及民間習俗,除了國際聞名的鹽水蜂炮外,還有自2012年起於每年元宵節舉辦的月津港燈節!月津港燈節長期邀請海內外藝術家參展、進行藝術交流,2018年更榮獲德國紅點「視覺傳達設計獎」,成為國內眾多燈會中首度獲此殊榮的燈節品牌。
而月津港燈節近年更成為新銳藝術家發光發熱平臺:如打造2018年「世大運」聖火臺、花博〈聆聽花開的聲音〉作品的「豪華朗機工」,就曾在 2014月津港燈節展出〈日光域〉大型裝置藝術;長期參與月津港燈節的「有用主張」藝術團隊,2018獲選荷蘭「阿姆斯特丹燈節」,為臺灣藝術團隊第一人;而2016月津港燈節大專院校徵件作品中,由臺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黃金福老師指導的「藍底帕斯鳥」更於今年獲邀參展2019新加坡i-Light Singapore藝術節。除此之外,參與過全球各大燈光藝術節的法國Pitaya藝術團隊,更主動越洋提案在月津港水月橋設置作品「隨光飛翔」,作品藉由鳥的飛翔築起一道光的軌跡,像是搭起一座逐格動畫的鵲橋,塑造出充滿電影場景感的畫面,相當令人期待!
2019月津港燈節以「隨光呼吸」為策展主題,共設置32件藝術燈景,邀請了近30組來自法國、日本、巴西等國內外擅長新媒體與科技藝術的當代藝術團隊參展,運用循環的動線布局於蜿蜒的河域之中,分別以「環境的呼喚」、「時間的旅行」、「我與你的風景」等三個場景,創造三種不同「月亮」氛圍,交融著鹽水的風土民情與自然環境,讓觀者更能依自己的頻率與方向任意走入其中、成為風景的主角之一,與藝術品一起隨光呼吸。
沉浸式光影體驗
以「呼吸與光」兩大主軸呈現創作,以三個月亮、三個場景、三種意境,將帶領觀者感受不同以往的視覺享受及感官體驗。有別於以往布展方式,今年規劃大範圍場景設定營造專屬沉浸式體驗
環境的呼喚
由有用主張藝術團隊帶來「光流.月蝕.無限之循」作品,此作品是一座大型、直徑12米的環狀月亮,鏡面材質透過反射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內部環形動態燈光,更象徵循環不息,此場域作品大多以動植物型態出現,藉由繽紛色彩的作品,反射環境蓬勃的生命力。
時間的旅行
由何理互動設計在水月橋水域推出「Falling Moon」作品,宛如一顆掉落在月津港水面上的月亮,在水中緩慢轉動,象徵潮汐與時間周而復始,此區呈現月光潮汐變化,感受時間的推演。
我與你的風景
是在燈節場域重要出入口、信義路橋水域設置藝術家謝佑承的作品「月波」,運用水的波動回應溪水粼粼與明月的意象,此區域作品多以互動裝置呈現,透過月光與風的對話,讓觀眾感受光的流動感。期待讓觀者感受不只有藝術裝置依光而生,動物、植物、人與鹽水小鎮,也將在一年之初,隨著光影舞動、活躍。
樂音與光影的盛宴
因應水環境整治工程,向來作為大專院校徵件展區的公18-2水域,今年展出2件大型的聲光藝術作品,將帶來全新視覺饗宴。文化局特別邀請法國藝術家團隊Groupe LAPS 參展 2019 月津港燈節。今年他們將帶來從未發表過的全新創作「THE FROGGS」搭配特別規劃水上舞臺及互動裝置,在月津港水域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樂團表演!除此之外,也邀請周定賢藝術團隊於靠近信義路橋旁水域,規劃100米大範圍水幕光雕作品,透過水幕影像投影與燈光投射鏡球的變化,呼應月津港水面環境,上演一齣大型光雕劇場,相當值得期待!
老巷弄新活力
月津港燈節雖以水上燈節著稱,但老街巷弄仍保有溫潤的人文生活軌跡與歷史紋理,為了凸顯當地歷史街廓的特性,此次文化局特別委託在地藝術團隊禹禹藝術工作室進行巷弄燈區規劃,範圍囊括中正路、中山路延伸至鹽水大眾廟,包含一銀巷、連成巷、王爺巷及魚鱗巷等特色巷弄。
老街巷弄燈區以水波紋呈現昔日鹽水繁榮之水道網絡,並推出居民互動計畫,包含「衣加衣」新衣換舊衣與居民共同創作「蛹.擁」立體雕塑作品;「鹽水戰士」路旗布展在中正中山路上,闡述移居至鹽水的女性在這座城市的奮鬥與認同歸屬,呈現城鎮共榮願景!而今年徵件作品首度進入街道巷弄,許多作品與場地的生活氣息相呼應,塑造浪漫藝術氛圍,引領觀者走入月港小鎮,體驗在地巷弄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