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舍」是一處民宿,由兩套具有當地特色的合院修繕改造而成,它是王家疃空間提升計劃中的第一個具有住宿功能的節點。
「琴舍」的前身院落位於王家疃村中部,緊鄰村內休閒水系核心節點,原狀為毗鄰的兩個獨立合院,西院的年代較為久遠,主要牆體材質為青磚,兩進院,保留有倒座門頭、影壁等典型傳統民居元素。東院建於1970年代,為單進院格局,東側有一平屋頂廂房,原建築外觀為水泥抹灰牆面,與古村落面貌不太協調。
設計團隊希望在設計中延續村落總體規劃中“六藝·八雅”的主題。於是,“樂”成為這個建築的主題,古琴則作為“樂”的具體體現。
建築空間被重新劃分:前台接待區、琴房,以及5間擁有獨立衛生間的客房被改造出來,形成了一處雅緻鄉舍。在保留現有院落格局的前提下,設計團隊重新梳理了空間流線,在原房屋西北側新增了輕鋼結構的入口空間,有別於厚重的毛石/磚牆立面,新加建部分採用了U型玻璃作為立面材料,既保證了內部空間的採光,還具有適度的私密性。
在內透燈光的作用下,空間的內部活動被投射在外立面上,形成迷離的影像,與古樸的原建築本體產生戲劇化的對比效果。東院的東廂房靠近村落核心景觀,設計團隊在東廂房頂上增設了觀景平台,既滿足了使用者的觀景和戶外活動需求,又增加了空間的高程變化和趣味性。
西院的東側山牆是建築的主要立面之一,從村莊景觀可以清晰看到這裡;但原建築安放有附近8戶居民的電錶箱,且強弱電線雜亂,這為新民宿的經營帶來了麻煩。最初,設計團隊希望將電箱移除,但由於工程影響廣泛,不可實施,最終設計團隊決定在電箱外側加設一個鋼絲網罩子,對原山牆進行一定的遮擋。
然而,實施之後發現遮擋效果仍舊不理想,鋼絲網的密度過低使遮蔽效果微乎其微。怎麼辦?設計團隊必須在有限的條件內快速做出調整。一個“公共藝術”計劃被提了出來:設計師購買了大量的紅絲帶,請村民們將它們綁在鋼絲網罩子上。紅絲帶既遮擋了後面的負面景觀元素,又有祈福的意味,結果這個“亡羊補牢”的措施反而使這裡成了村中最受歡迎的“景點”,許多遊客在這個絲帶牆前合影,同時也帶動了鄰居老伯“同心鎖”生意的興旺,可謂塞翁失馬。
在室內氛圍營造上,設計也對原室內空間進行了調整。在進行了屋面修繕,增加防水保溫處理後,設計團隊拆除了原室內空間加設的二次裝修吊頂,露出了原始建築極具特色的三角木桁架,空間高度得以增加的同時,舒適度和風貌也得到提升,刻意保留的拆除痕跡,粗糙的黃泥牆面,灰色水泥地面,及回收的老木料等等元素,構成了略顯粗野的空間基底和隨性的農舍氛圍;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精細的木作,溫暖的壁爐和舒適的傢俱軟裝。
設計團隊希望同時滿足使用者視覺和觸覺的不同體驗:在視覺層面,要隨性、野趣;但在人手可觸摸的區間內,務必精緻、舒適、柔軟,給使用者帶來良好的體驗。這就是琴舍希望給使用者傳達的氣質。
中華民族是一個以和為貴的民族,自古以來一個完整的生命受自身、家庭、社會、自然、哲學等諸多方面的和諧。對此,設計團隊在改造過程中儘量保持原建築本來的面貌,通過“微改造”的設計手法尊重膠東民居的典型文化特徵。
設計團隊巧妙利用自然環境和原建築的關係,實現建築與環境的共生。假期將至,旅遊已成為眾多家庭的不二休閒方式。設計師希望這次王家疃村改造能夠為大眾帶來一場難以忘懷的國學文化之旅,在山水之間放下心事,在文字音樂間忘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