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塢是一片古村,隱匿在浙江桐廬的山林深處,因流經此地的一條溪水而得名。村中有一座木骨泥牆的老宅,緊鄰一條山路,南面背靠青山,北面俯擁低台院落。Ateliertao+c西濤設計工作室應業主之邀改造這座老宅,在占地僅232平米、高7.2米的雙層空間中,置入一個可容納20人的膠囊旅社、一個鄉村社區書店和閱覽室。如何在一個緊湊空間裡保證住宿區的私密性,又要同時滿足公共空間的開放性和整體空間的連續性,是這個項目帶來的最大挑戰,也是建築師在設計過程中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
在拆除了老宅原有的樓板和隔牆後,一樓作為圖書館和公共區域。建築師在空間中置入了兩個「漂浮」的獨立結構,分別用作男生「樓」和女生「樓」。在為客房區域分層時,建築師沒有採用常規的樓層高度,而是特地用坐臥所需的高度–1.35米–作為膠囊住宿區二層以上的樓板高度,以堆疊的形式構成三層「樓中樓」,製造出有趣的視角和不同尋常的空間尺度;同時,住宿區樓板之間相互交錯,在部分區域構成「雙層」挑高,滿足住客通行和站立的需要。當人們站在平台上時,他的視點高度超過了上一層樓板的高度。隨之而來,跌宕錯落的平台內交織著層次豐富的視線關系,兩座「樓中樓」之間可以發生多角度的對望,互通聲氣,在感官上營造出流動的空間。錯層的平台之間透過看似纖薄但結構穩固的金屬樓梯相連,每段台階僅有9步,造成短促轉折的穿行路線,有如山中的婉轉幽徑,人就在這輾轉中漫遊,攀爬、靜止、閱讀、窺視、入「囊」休息……置身其中,不見全貌,卻在每一處停頓和轉身時捕捉到不同的景觀,在這一片室內的山水園林中尋趣。
男女樓各配有10個膠囊和一個衛生間,尺寸統一的模塊式膠囊客房隱藏於圍合的書架之內,形成更為私密的空間。書架取材本地的竹壓板,散發清新的竹香。每間膠囊的開窗都恰好與書架的一個格間相對應,形成不同層次的對望和窺視,嗅覺和視覺交糅,製造出一段豐富跌宕的感官旅程。
「樓中樓」的構建,模糊了各種空間的邊界,與一層的公共空間形成了開放和私密之間的平衡。但從入口大廳處卻能看到樓板之間清晰的剖面關系,同時,膠囊區的側面又與無限重覆的書架系統隔空對齊。內與外都變成了相對的概念和互換的體驗。
建築外觀的改造是室內空間重組的延伸和體現,建築師依據內部膠囊房間的縱向布局,在外牆上做了克制的開窗,盡量保持建築原有的質樸。新增的玻璃木窗與夯土牆及原有的舊窗渾然一體;室外地面的青磚也悄然延伸至室內。建築東面坐擁極佳的自然景觀,於是建築師將東面的整面山牆剖開,嵌入一個由木框架和聚碳酸酯波浪板構成的透明房子,讓青山和綠林暈染至室內,屋頂的天窗也增加了室內空間的採光。暮色降臨時,室內的燈光透射而出,溫存著山村的靜夜,書香伴隨人跡,凝聚了村民的日常和情感、激活了村落的脈搏,也點亮了新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