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構築是一種建築作為,它是一種量測土地的姿態,一種回應環境的漸進線,進而呈現面對土地的建築思考。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以構築出發,建築本體回應大地,界定使用需求,錨定建築型態,確認物質性,構築作為回應這島嶼地景的構築術。

台灣,土地有限,貼近山海。苗栗頭份,鄰近漁港,海風強勁帶著鹽分,氣候潮濕冬季寒冷。建築基地面西,臨20米道路,對向土地為大片綠地,午後西曬強烈。由於地勢低窪,雨季時曾有淹水經驗,西曬、潮濕、淹水成了設計上首重課題。

深窗所形成的凹凸量體,光影刻畫於外牆上。

與天空呼應的馬賽克外牆。

台灣的島嶼地景,「大牆之家」是在面對有限基地下的垂直策略,而建築以雙層外牆形成虛的空氣層,則回應著潮濕且西曬的外在世界。

五口之家,面對男女主人及20歲左右的三位兒女(二男一女),建築團隊提出「當下及10年後的雙重建築計畫 – 不離家之家。」

客廳-餐廚,開放的互動空間

當下,以單一家庭需求為出發,在地上五層的建築物中,一層空間為公共的工作場所(修車廠)。二、三層西側空間為居住場域,男女主人希望日常活動緊密結合,家人間的共處、烹煮、用餐、閱讀等公共的行為不刻意區劃,於二層以一連續而開放空間為主,活動範圍因應不同成員調整所需;三層則為三位子女的私密空間;四層空間目前則以租賃為主;五層為屋突空間,主要以洗、曬衣空間為主。

餐廚間,親子互動的實木大桌。

書房一隅,窗側一處輕鬆閱讀的場域。

10年後,兒女成家,整合三層東、西側空間及四層的獨立空間,可成為二子的獨立家庭。家的延伸,則由目前一個雙層的活動場域,拓展到三個單一樓層的住居空間。空間彈性使用,未來三個家庭生活可獨立,可共處,成家後子女不離家但同步保有獨立生活的狀態。此為,不離家之家。

在強烈的西曬下,利用挑高的天井及外牆上圓孔,形成舒適涼爽的空氣層。

在強烈的西曬下,利用挑高的天井及外牆上圓孔,形成舒適涼爽的空氣層。

分支的雙動線,因應當下的公共與私密動線的分野,以及10年後的獨立及共處的空間安排。面對動線的思考,提出分支的雙動線,對應公共跟私密空間,讓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可選擇私密動線垂直遊走,亦可選擇公共動線垂直體驗,同步也讓光線與微氣候的風同步遊走於動線其中。

公共梯,給予十年後家庭成員的公共動線。

家用出入口及等候座位區。

:建築與周邊景觀。

依循時間,家庭結構的調整,利用空間規劃回應當下及十年後的空間需求。

樓層之間的關係,利用大開口來進行視覺上的連接,也創造出的半戶外空間,產生不同的生活模式。

空間模型,回應西曬的大牆策略。

磁磚計畫,馬賽克磚的馬賽克工法。

作品名稱:大牆之家 – 苗栗古宅
作品地點:苗栗市
事 務 所: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
主 持 人:鄭博仁
參 與 者: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 – 陳婉婷、徐漢翔、戴于婷、陳琬韻、張欽賢、吳東霖。
楊國安建築師事務所 – 楊國安建築師、楊少儀。
結    構:聯宇結構
水    電:仲群工程
空    調:仲群工程
室    內: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
景    觀: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
基地面積:238㎡
建築面積:166.55㎡
攝影、圖片提供:鄭博仁

內文資料由Atelier Neo.E [易新設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