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城市化浪潮的衝擊下,鄉村沒落成為了一個不可迴避的現實問題。鄉村被大量的拆遷,很多鄉村居民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到城市中生活。
為了保持文化記憶,繼續傳承原本的非物質文化與風貌特色,復興鄉村的任務很艱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個不錯的鄉村復興案例。
蔣山漁村更新實踐 ▼
設計以滿足原住民對現代功能和文化生活的需求為最基本目標,制定了鄉村更新計劃。希望從鄉村本源的“人”的角度出發,用片段式的改造和建設來改變這個固城湖畔的小漁村。
蔣山漁村更新計劃的第一階段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對空置老宅的改造和鄉村公共設施的建設。
老宅改造 ▼
老宅改造是更新計劃的重點所在。設計最大限度的保留了這棟村中少有的古老宅院的外在形態,希望能強調地域特徵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同時對建築內部進行顛覆性的功能置換和空間重構。
一個包裹著天井的書架和一個面向庭院的玻璃茶亭植入其中,它們不但成為了空間活動的中心,更是打破了室內外的界限,為原本昏暗老宅引入了陽光和自然,使其成為了村莊鄰里交流和文化交融的新場所。
村口廁所 ▼
鄉村公共衛生設施建設則是為了滿足村民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就近如廁的需求,兩個公廁分別位於村口和村中小樹林畔。建築以最基本的形態和建築方式,保證了在較少的資金和地域化的施工條件中依然能呈現出簡潔的現代審美,並通過建築形體錯位的方式形成“縫隙”,讓建築在僅有少量設備輔助情況下依然享有保有良好的通風和採光效果。
在丁酉年末,更新計劃的第一階段完工,米思建築欣喜地看到建造的這些“小玩意”得到了村民們的認可,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村民的生活。大家開始喜歡午後三兩結伴來書舍裡讀書閒談,並開始對傳統老宅或新建築的使用及形態和功能有了新的看法。
蔣山實踐的出發點不同於現今的民宿式鄉建熱潮,它是源於村民最質樸的生活和文化需求,期於從根本處影響鄉村的基因。在某種程度上,設計對建築的社會意義的思考超越其形式,而對於鄉村復興的期望則在設計的實踐中開始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