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財團法人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攜手合作的「台北植物園植光計畫」,優化植物園和平西路口至博愛路出入口總長約435m的步道光環境,在考量園區生態環境前提下進行照明改善,透過減光降低光汙染,並重新設計燈具、調整位置,解決原本照度不均等問題,提供一條讓人們安全穿越植物園的友善步道。這條與環境和諧共生的光環境步道,近日宣布正式啟用。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 丰宇影像攝影)

臺北植物園由行政院林業試驗所管理,建立的目的是以收集海內外熱帶、亞熱帶植物進行栽培試驗為主要目的。源自於1896年,當時引進苗圃的樹苗歷經百餘年生長,現在已成為高聳的老樹群,收集累積的植物超過2000種,使得臺北植物園成為都會區難得且特別的綠色空間。

近年來,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夜間人造光 (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ALAN) 會對動植物有影響。例如:長期觀察靠近燈源的槭樹及漆樹等落葉樹種,發現他的秋季紅葉或落葉物候現象會發生延遲及延長;ALAN也可能造成樹木葉芽提早打開生長異常,並且干擾植物傳粉者的行為,進一步使植物開花及果實產量減少等。因此,臺北植物園為了使植物能有自然良好的生長環境,設置植物小區限制開放時間,一來可減緩晨間運動民眾對於植栽區的干擾,二來夜間關閉小區可減少照明設備的設置,提供夜間昆蟲及植物所需要的黑暗。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 丰宇影像攝影)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總監李依樺表示:「台北的夜晚應該是什麼樣的景觀?」,在進行「植光計畫」的這段時間,她心裡經常在思考的。

一座城市的景觀,包含自然與人文、歷史與當今積累的樣貌,也包含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所形塑出的城市特質與文化,若從文化的角度看待光的治理,則光之於城市景觀的意義將更為寬廣。我們期待透過「光」經歷台北不同於以往的夜色,因著「光」創造與世界更和諧美好的關係。

位於台北市區、佔地達8.2公頃的台北植物園,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都會型植物園。植物園扮演著研究、教育、保育等專業功能,但也因台北植物園位處都市中心、交通要道的特性,使得園區有許多熙攘穿越的人群。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曾彥學表示,植物園和公園最大的不同在於,植物園具有保育植物的使命,因此環境要盡可能維持自然的韻律,提供植物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也因都會型植物園的特性,園區需兼顧人們行走的使用機能需求。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 丰宇影像攝影)

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姚政仲表示,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友善光環境的推廣,這次與台北植物園合作的植光計畫便是一個轉變的開始,讓我們重新思考光,燈光不只是用來妝點城市,也能適度暗下來與自然達到一個平衡。

築影照明設計總監林靖祐提出思考:夜裡,人工光讓我們能清楚「看見」,也決定著環境的表情、城市的樣貌,然而,我們需要的「光」是否是越亮越好?我們對於「暗」的感知,是否只是因為太習慣了「亮」?

基於對生態環境的尊重,「減光」是第一個課題。除了避免對植物直接投光,良好的眩光控制及減少溢散光是照明設計的重點之一。我們優化光的「質」而非「量」;新設的燈具提高了光照的效率卻降低了耗能;良好的「佈光」緩和了環境中「明與暗」的對比關係。與原有的燈具配置相比,新設的照明方式僅於步道單側設置「低尺度」但「高光效」的燈具,讓恰如其分的光成了引領夜間人行活動的明道。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 丰宇影像攝影)

台北植物園植光步道。(中強光電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 丰宇影像攝影)

擔任計畫設計顧問的照明專家周鍊認為,改造後的台北植物園,帶給人的不只是視覺感受的轉變,同時也提高人們對於花香、草木、風聲、蟲鳴鳥叫的感知能力。改善後的植物園,夜間照明與環境融合也兼具使用機能,下次走進植物園,不妨放慢腳步抬頭感受月光與星空,享受大自然的靜謐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