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外型有如鵝卵石的建築就位於台北市正值快速發展的南港區,近年來該區投入了許多重點建設,諸如高鐵南港站、南港金融園區、南港軟體園區與南港展覽館與中央研究院。而建築北臨環河東路,又鄰近南湖大橋與捷運文湖高架橋,不管是開車,抑或是搭乖捷運,目光無不被這座奇特外型所吸引。
「卵」意味著生命的初始形態,建築師以基隆河畔的鵝卵石為靈感,迸發出當代的優雅美學與圓潤之意,同時也寓意著該地區的複興。鵝卵石歷經數萬年的山洪衝擊與礫石摩擦,磨去原有的不規則稜角,才演變為如今的圓滑;這同時也象徵砳建築作為台北南港科學園區的新生力量與嶄新啟程。
砳建築在設計初期即導入綠色概念,建築西面60米的植生綠牆解決了台灣人最擔心的西曬問題,該系統同時能夠有效控制建築熱耗,不只為辦公空間遮陽,降低室內溫度,同時也減少對冷氣的能源消耗,如此高節能的建築也因此榮穫了美國綠建築學會國際綠色建築評分認證系統LEED金級認證,Aedas全球設計董事溫子先(Andy Wen)稱其為「會呼吸的牆」。
建築內部是充滿多樣性的彈性空間,由多個貫穿各層的「城市客廳」串聯而成,咖啡廳、烹飪間、圖書館與討論/會議室皆能根據需求設置安排,為了讓環境更具舒適與啟發性,室內通過建築北端與南端的露台延伸至戶外,使得建築內外充滿生氣,也呼應了建築的「砳」字:兩個石頭坐落於河畔旁,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