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學堂節點位於上坪村兩條溪流的交匯處,是入村後的道路分叉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此處有楊家學堂,相傳朱熹曾在這裡講學,並留下墨寶。選擇在這個地點進行節點改造設計,既考慮了旅遊人流行為的需要,也照顧到了上坪古村的歷史文化。

改造對象是楊家學堂外面的幾間廢棄的農業生產用房。他們是:雜物間、牛棚和穀倉。設計團隊希望將原來的建築改造為一個書店,一方面為外來的觀光者提供一個休息和瞭解村莊歷史文化的地點,更為重要的是為當地人,特別是孩子提供一個可以閲讀,可以瞭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併為重拾“耕讀傳家”的文化傳統提供了支點。

在前期的踏勘中,設計師發現現狀的雜物間和牛棚在空間上有很大差異。雜物間相對高大,內部空間開放;而牛棚則正好相反,因為原有功能的需要,空間矮小,黑暗,幾個牛棚之間由毛石分隔,此外牛棚上面還有一個低矮的二層用於存放草料。

空間的差異和“瑕疵”帶來了空間改造的困難,同時也為改造後的建築敘事提供了戲劇性元素,這 正是改造項目有趣的地方。利用原有空間的特點,設計團隊將新建築定義為“一動一靜”兩個部分。

“一動”是利用雜物間改造的書吧的售賣部分,這裡相對熱鬧,拿書借書,買水喝水,以及設計團隊專門為上坪村創作的一系列文創產品都在這裡集中展示、銷售。這裡是上坪村對外的一個窗口,外來人可以在這裡閲讀上坪古村的“前世今生”;村裡人也可以透過物理性的窗口(建築的朝向村莊一面採用了落地玻璃的方式,將書吧和村莊生活連著一起。)和心理的窗口和外面的世界進行對話。大家稱之為“廣悅”。

原有建築朝向溪流一側是封閉的毛石牆,開窗很高,但溪流和對面的田園景觀又是希望引入書吧的。設計師並沒有降低原有窗口,而是在室內加設了一個高台,人們需要走上高台才能從窗口看到外面。這樣做一方面尊重了原有建築與溪流、道路、村落的關係,保持了建築內部和溪流之間“聽水”的意境,另一方面也滿足了人們登高遠望的要求,也豐富了室內空間。建築面向村莊的一側,原有的圍牆已經倒塌,設計師利用一面落地玻璃來重新定義建築與村莊的鄰里關係,也改善了原有建築採光相對不理想的問題。

“一靜”是讀書、靜思的空間,稱之為“靜雅”。它由牛棚改造而成。設計師認為原有建築最有意思的空間模式是上下兩層相互獨立又聯繫的結構:下面為牛生活的地方,由毛石磊築而成,狹小、黑暗;上面是存放草料的地方,木結構,同樣狹小,相對黑暗;上面的“木房子”是直接放在下面的石頭圍子牆上的,它們之間在物理流線(上面的空間不會通過下面的空間進入)上是分離的,但在使用邏輯(牛吃草)上是關聯的。

沿用了這個空間模式,但將上面的“木房子”稍微抬起,一方面增加下面空間的高度,另一方面將陽光引入原本黑暗的牛棚,這裡將成為閲讀者的新窩,安靜、封閉,不受外部的干擾,唯一能打擾你讀書的是從兩層空間之間縫隙射入的一縷陽光。原有的毛石牆面被保留,懶人沙發被安置在地面上,柔軟對應強硬,溫暖對應冰冷,“新居民”對應“老住戶”,戲劇性的衝突在對比中產生。

二樓的草料房被重新定義:原來的三個隔離的空間被打通,草料房的一半空間被吹拔取代,在吹拔空間與新草料房之間採用了陽光板隔牆,形成了半透明的效果;草料房仍然很低矮,進入的方式也必須從戶外爬梯子而入,很是不舒服,但這也是設計師有意為之。設計師希望這裡的使用回到一種“慢”的原始狀態,有點類似苦行僧的狀態,使用者需要小心的體味身體與空間,把都市的張揚收起,在讀書中反思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

這種“慢”的要求也同樣反映在一靜一動兩個空間的連接位置上。一個刻意低矮的過道被設計出來,成年人需要低頭彎腰慢慢通過。設計師希望通過這種空間的處理暗示“謙遜”這一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低下頭,保持敬畏。

名稱:上坪古村復興計劃之楊家學堂篇
地點: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溪源鄉
業主:溪源鄉人民政府
建築設計:三文建築/何崴工作室
主持建築師:何崴
建築設計團隊:趙卓然、李強、陳龍、陳煌傑、汪令哲、趙桐、葉玉欣、宋珂
設計面積:113平方米
照明設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張昕工作室
照明設計團隊:張昕、韓曉偉、周軒宇、牛本田
室內施工圖設計:北京鴻尚國際設計有限公司
攝影:周夢
文章轉載自:Hi!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