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窯博物館遺址位於歷史街區的中心,毗鄰擁有眾多古窯群的御窯遺址。景德鎮有1700年的製陶歷史,素有「瓷都」之稱。明清兩代,景德鎮向歐洲出口大量瓷器。
景德鎮因製瓷業而自然生長在河川、丘陵、群山周圍的山谷中。城市的早期定居點圍繞窯群發展,其中包括窯爐、作坊和住房。街道圖案是自然和瓷器工業產生的。窯群之間的小巷子,大多都靠近長江,以便將瓷器運到江邊,主要街道一直沿長江而行,把所有的商業和商業聚集在一起。
御窯博物館坐落於毗鄰御窯遺址東側的歷史區域,規劃與景德鎮南北街道網格對齊,其入口、水池、橋樑,面向西,擁抱御窯遺址,歡迎御窯遺址公園的遊客和公眾行人在綠蔭下的森林中漫步,穿過橋,進入博物館的門廳。
博物館由六多座以傳統窯型為基礎的磚砌拱頂組成,每個拱頂的大小、曲率和長度都不同。它們自然地被應用到現場,與許多現有的廢墟仔細整合,包括一些在建造後發現的廢墟。
博物館無與倫比的襯里和拱形結構,就像古老的窯爐一樣,一直延伸到街道的水平面以下,不僅可以靈活地適應複雜的場地,還可以實現內部空間的親密尺度。這種策略 – 部分也是對周圍歷史建築高度的回應 – 導致與建築物的水平基準相關的生產性模棱兩可。建築物「插入」到場地的地面上,在街道上產生了一系列公共空間;此外,更重要的是,它允許設計一些更私密的開放式拱頂和博物館內的庭院。景德鎮夏季炎熱多雨. 其中一個開放空間,兩個位於兩端的開放式拱頂,也將揭示遺址上歷史織物的痕跡
走在橋上,進入門廳,然後左轉,會經過一系列大小不一,開放性(封閉或開放)矛盾的拱形展覽空間,最後遇到一個緩和的樓梯,最後,向下流到地下層,有五個下沉的庭院。同時,當你看到那些瓷器、遺址和下沉庭院,在立面上用古磚創造出多層次的體驗,你可以獲得三合一的博物館體驗。
在門廳右轉,分別經過書店、咖啡廳、茶室,最後到達拱門下的半戶外區域,風景如畫:白天,拱門表面反射水波,低水平縫隙引得人坐到地上,望著遠處的御窯遺址,毫無期待。當你在去禮堂的路上,在進入門廳之前,透過豎縫看到御窯遺址的龍珠閣,也會產生類似的驚喜。
五個大小不一的下沉庭院,主題不同:金、木、水、火、土。這五個主題不僅反映了中國古代對地球的思考,而且與製瓷技術有關。博物館的整體體驗試圖重新發現景德鎮的根源,重現過去的窯、瓷、人之間的體驗。
因對當地的古窯構造和材料著迷。回顧過去,工匠們以非常特殊的方式建造沒有腳手架的磚窯。輕薄的磚窯以最少的材料實現了最大的內部空間,磚窯以有機的形式出現,反映了從一端到另一端的熱流。博物館的基本結構是拱形結構體系,由混凝土澆築在兩層磚牆之間。有一個小拱垂直佈置,連接兩個拱。
使用回收的窯磚建造房屋和各種建築物是景德鎮的一個重要特徵,因為磚窯必須每兩三年拆除一次,以保持窯爐的一定熱工性能。整個城市被回收的窯磚覆蓋。那些磚頭記錄著一份溫暖,與這座城市的命脈密不可分。過去,孩子們會從燒窯裡拿出一塊暖磚放在書包裡,在寒冷的冬天取暖一整天。博物館的材料以磚塊為主,回收的舊窯磚與新磚混合在一起,體現了當地的建築文化。這種由新舊磚塊組合提出的兩種不同歷史階段的交織,必須通過與不可避免地喚起記憶並享受獨特體驗的人們的心靈互動來激發興趣、好奇心,創造新的問題並給出新的答案。過去不能被抹去,而是通過講述一種新的意識和成熟,一種當代考古學來重寫。
參觀者可以通過外部和內部的反復接觸,獲得360度的感官體驗,刺激觸覺、嗅覺、聽覺和視覺,將參觀者帶入一種過去、現在和自然之間的旅行。
即使是光線也能喚起活躍而有形的記憶,並證明瞭如何以現代的方式重新解釋和重新解讀古老的技術。室內自然光由天窗和下沉庭院共同實現,靈感來自古磚窯的煙孔,中空圓柱狀天窗分佈在拱頂部分,白天提供自然光,白天提供人造光晚上的時間。
圖片來源:Archdaily
中文編譯:W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