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rider ART上海·外灘即將於2023年8月12日隆重推出曹吉岡個展「天徑」(Skypath)。曹吉岡是Bluerider ART 代理的中生代實力派中國藝術家,亦是Bluerider ART 即將於九月開幕的倫敦空間首展中極具代表性的中國藝術家。此次展覽是繼2020年於Bluerider ART台北·敦仁空間舉辦的曹吉岡個展「當坦培拉遇見山水」三年後,首度於上海空間舉辦的藝術家新作展。

曹吉岡40年的創作時間歷經幾個不同的時期演變:“油畫長城”時期以純粹歐洲油畫語言,表現長城荒涼廢墟感;“鉛筆劃山水”時期在鉛筆劃染的過程中融入鉛,呈現如水墨山水般的磅薄氣勢;“坦培拉山水”時期則改良古老坦培拉技法,創作大型《荒寒》系列、七米巨幅《廣陵散》等令人震撼的作品。自2020年起逐漸走向極簡風格。

曹吉岡, 荒寒9, 160x300cm, 亞麻布坦培拉, 2021

藝術哲學評論家夏可君教授如此評價曹吉岡的創作:“中國古代的’三遠法’,在曹吉岡的繪畫上,以更為簡化抽象的方式呈現出來,這一片冰心玉印的世界,山形的輪廓,僅僅留下一抹抹透明又輕逸的痕跡,其空寒安寧又煙色輕染的氣息,也許就是北宋的王詵,元代的倪瓚,明代的董其昌與王翬,無數次在巖巒疊嶂與煙嵐浮動上要傳達的隱秘詩意?儘管進入現代性之後,面對寫生與照相的雙重壓力,此詩意的技藝觸感,幾乎失傳了,但在曹吉岡這裡,借助於坦培拉的技藝,空寒意境的靈暈得以重現。曹吉岡的坦培拉作品乃是連接自然與生活,西方古典與中國古典,傳統與當代,現實與夢想之間的中介,是在趙無極與朱德群的抒情風景抽象之後,華人藝術家所給出的另一個新階段。”

曹吉岡, 山之上, 200x90cm, 亞麻布坦培拉, 2021

 

曹吉岡通過改進繁複而式微的歐洲古老坦培拉(蛋彩畫)繪畫技法,有如修行般緩慢的多層次製作打磨,借鑒水墨罩染方式,保持間薄餘留的痕跡,以保留其無法被油畫與其它材料替代的審美價值,呈現出半透明內在的光感和瓷釉般溫潤的玉質觸感,14-15 世紀藝術家喬托(Giotto di Bondone)、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作品皆使用坦培拉精細創作,經過幾個世紀無瑕疵,歷久彌新。

傳統水墨畫的“虛空”是留白,是不畫,是以“無為”來表現虛空的概念,曹吉岡則反其道而行,十數遍甚至數十遍的“有為”塗抹,一層層虛薄的材料在乾燥的時間過程中沉積下來,這樣形成的“虛空”有了結實的觸摸感、物質感和厚重感,形成一種“實體”的、從“有”中而來的“無”。曹吉岡認為不必刻意以東方或西方的畫法結構去看待他的作品,坦培拉作為成全虛無水墨的方法,介於抽象與具象之間,這是他刻意打造,模糊文化識別的趣味性。

面對強大的傳統山水,他只取極少的元素於畫中,生成不同於兩者的迭加態,這種迭加態是西方畫法的堅固性與傳統水墨的流動性之間的一種平衡,簡化為宋代禪意山水的淡遠,幾乎去除了自然山水的意象。不論是黑白灰強烈對比的荒涼、孤寂,或是近乎無情緒的中性灰色調,如同一抹時光的淡痕,自古至今,由近而遠,淡泊而悠然。

曹吉岡, 眾山集3, 27x39cm, 紙上水彩, 2023

此次Bluerider ART上海·外灘將展出曹吉岡近三年的十餘幅全新創作。針對此次個展曹吉岡表示:“以前我做風景的山水化研究,自從2020年台北個展開始,畫面就逐漸傾向於簡約和單純,是否有水墨和山水的意味變得不重要,可以說是在慢慢的極簡化和去山水化,如何在畫面上減去更多的東西,是我目前關注的重點,怎麼能少畫一點、再少畫一點,簡單的造型和飽和度極低的色彩,使畫面變得清冷和寡淡”。 40年創作能量源源不絕的曹吉岡,從長城的廢墟之感到《廣陵散》的悲壯,從山水的空寂到《荒寒》的極寒之境,從地表的超越到的《天徑》的道法自然與天人合一,一路走來一如他所說:“即便世間事物並不存在完美,然而完美仍值得追求。”

曹吉岡, 影子, 160x300cm, 亞麻布坦培拉, 2022


  • 曹吉岡個展「天徑」
    展期:2023年8月12日 – 2023年11月19日
    地點:Bluerider ART 上海·外灘,上海黃浦區四川中路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