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推出
「自立報系1985-1994攝影專題」
重返影像、紀實與媒體變革的時代
「影像力—自立報系1985-1994攝影專題」於5月6日起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圖書文獻中心正式開展,本展延伸自《現代美術》季刊(207期),對於前《自立晚報》「視…
「影像力—自立報系1985-1994攝影專題」於5月6日起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北美館)圖書文獻中心正式開展,本展延伸自《現代美術》季刊(207期),對於前《自立晚報》「視…
北京睡眠研究所 · ARCH,坐落於有京城後花園之稱的北京通州區張家灣鎮皇木廠村,由多麼工作室操刀設計,將其原基地作為住宅及辦公使用的兩層磚混結構的樓房,進行翻新改造,…
上海西岸美術館與法國龐畢度中心,於2019年至2024年,展開五年合作計畫,透過交流,引領大眾共同深入瞭解跨域文化,並學習探索藝術的本質。2023年4月29日西岸美術館…
若要探尋每個人對生活的想望,或許唯一的一致,是渴望一個更美好的明天。 MOT多年來深耕生活,即以「A Better Tomorrow落實更美好的明天的想像」為題,…
西海美術館即將於2023年5月呈現英國雕塑藝術家安東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大展「有生之時(Living Time)」。這是迄今為止安東尼·葛姆雷在亞…
日本輕井澤知名的精品旅宿「Shishi-Iwa House」,向來以低調、質樸的姿態,隱身於自然之中,藉此邀請旅客走出喧囂的城市生活,引導其透過身體感知,與土地開啟…
忠泰美術館即將於4月22日推出全新當代藝術展《亻 ─ 生而為人》(Dasein – Born to Be Human)。展覽由忠泰美術館團隊策畫,以建構城市與人文社會的…
由南韓建築師事務所 ALIVEUS architecture 操刀設計,在平澤市打造出一座可以純粹地享受自然的放鬆場域,並將其命名為TRIVIUM,意指建築中所圍繞的三…
被譽為「自然系建築推手」的日本國際級建築師藤本壯介,擅於透過設計,體現自然與建築的根本連結。近日,由其操刀執行的海口市濱海驛站「天空之山」正式啟用,透過白色的環形曲線詮…
新奢美學中講究的繁複哲學,是傾注於生活的調和方法,亦是精神層次的「繁」,風格人士們舉起一杯皇家禮炮21年調和麥芽威士忌,它豐沛、獨到與重視細節,正如一部偉大的交響樂中的…
「勒內.布里:視覺爆炸」自3月18日至6月18日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展覽由北美館協同洛桑愛麗舍攝影博物館(Photo Elysée)製作,馬克.多納迪尤(Marc D…
2017年《Christian Dior : Designer of Dreams》展覽在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首次登場,深獲好評,創下巴黎史上最多人參訪的時尚展覽,並分別…
由亞洲最具影響力空間大師陳瑞憲與知名茶藝生活風格家「小慢Tea Experience」主理人謝小曼聯手策畫的《日本生活器物展》,選在七期最美接待所「由鉅惟上技研所」限定…
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的「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將於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
歷經多年的籌備,位於瑞士洛桑的愛麗舍攝影博物館(PHOTO ELYSEE)與 當代藝術應用博物館(MUDAC)終於落成啟用。由葡萄牙建築師 Manuel Aires M…
享譽國際的日本設計師佐藤大(Oki Sato),以日文「 nendo (黏土 )」,期許設計團隊與其作品,能具有可塑性,以極大的彈性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日本電玩公司Cr…
由德國圖賓根藝術館館長妮可.芙麗茲(Nicole Fritz)發想、德國圖賓根文化交流協會麥斯米蘭.雷澤(Maximilian Letze)作為共同策展人策畫之「未來身…
在義大利波扎諾州的科爾諾,一棟具有幾何外觀的灰白色體育館、坐落於山麓間的 Fieldhouse,其由義大利建築事務所MoDusArchitects 操刀設計,透過為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