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的定義是什麼?可以是實體空間,也可以是想像空間;可以是記憶空間,也可以是異次元空間,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觀點與解讀,但有一種空間是很奇特的,它的存在是用來抵禦死亡,當它被重視時,代表時局動盪,生命是不堪一擊的;當它被棄置時,代表這個空間將在時間中衰毀,一點點消失,成為過去。坑道空間,是用生命與死亡鞏固的堡壘。

電影《硫磺島的英雄們》以及《來自硫磺島的信》是由克林伊斯威特執導、史蒂芬史匹柏製作的戰爭史詩鉅片。一場戰役,一座硫磺島,兩種不同的詮釋觀點,當年參與太平洋戰爭的美日兩國士兵,在「英雄」與「懦夫」的一念之間,考驗人性本惡的最底限。當國家信念與個人信念衝突時,是該效忠帝國天皇義無反顧壯烈犧牲,還是緊箍在國家榮譽、英雄主義的光環中視死如歸?

戰爭是人性中不可承受之重,但因牽涉到政治立場、意識形態、宗教種族、雙方利益而採取的血腥掠奪。導演克林伊斯威特不探討戰爭的源由,而是從人性角度來凸顯戰爭的荒謬與無奈。《硫磺島的英雄們》藉由一張激勵美國人心、六名士兵合力在島上豎立國旗的經典照片,嘲諷圖像化的愛國主義,以及淪為政客媒體操弄的政治工具;《來自硫磺島的信》是一群苦守坑道碉堡,在彈盡糧絕中孤軍奮戰到最後一秒的人性拔河。所謂的英雄,只是倖存下來的人;所謂的懦夫,並非不勇敢不愛國,而是不願意無意義地死去。交戰的雙方難以論對錯,也許真正的罪惡在於命令士兵扣下板機的那個人。

綜觀兩片,筆者較推崇後者《來自硫磺島的信》,不僅在於全片是以書信作為敘事結構,也在於阡陌縱橫的坑道空間。當年駐防硫磺島的日軍,在美軍登陸前完成了一萬八千公尺的通道,大的暗堡甚至可容下三四百人,固若金湯堅不可摧,以致美軍登陸時,雙方血戰一個多月才佔領硫磺島,結果美軍死傷慘重,是太平洋戰爭中唯一一場美軍傷亡數高於日軍的戰役。

硫磺島戰役證明,運用戰術與坑道防禦策略是成功的,後來這個模式也成功移植到了我們台灣的金馬前線。筆者曾實地走訪馬祖諸多戰地坑道,驚嘆當年國軍弟兄僅以炸藥爆破、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的鬼斧神工。每座坑道宛如地下兵團,有指揮部、簡報室、庫房、儲藏室、砲台、官兵宿舍…形成自給自足的生活圈。最大的坑道可停放百餘艘登陸小艇,走完一圈要30分鐘。有學者指出,馬祖是世界坑道最密集的島嶼。

想像一下我們駐守前線的國軍弟兄,當年如何在濕冷的、悶熱的、幽閉的、狹長的坑道中度過他們的晝與夜;如何在砲聲隆隆、霧季船班不定、焦慮苦悶的心情下等候來自台灣的家書與情書。白天砲口對準海面可疑船隻,夜晚站哨仰望寂寞星空,生與死只是一線之隔。甬道盡頭,我彷彿看到硫磺島上的那位日本栗林將軍,在佈滿裂縫、塌陷、水漬和苔痕的坑道中,在煤油燈下寫給家人的一封封書簡,那是歷史的印記,也是戰爭與和平的代價。

〔延伸閱讀〕馬祖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