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
眉山,緊鄰省會成都,車程約1小時,有半小時高鐵直達,交通便利。其悠久的人文歷史,可追溯至1500年前,在唐宋年間尤為興盛。
公元1037年,蘇軾生於四川眉山。史載,兩宋300年間,眉山得進士者近千人,而「三蘇」蘇洵、蘇軾、蘇轍更為眉山才子典範,宋仁宗曾感嘆「天下好學之士多在眉州(眉山)」。
「眉山出三蘇,草木為之枯。」眉州的父老鄉親們對蘇氏父子的喜愛埋在了骨子裡,尤其是對蘇軾,鄉親們實在詞窮了,就乾脆說他是文曲星下凡,儼然已經把他當作自己家鄉的不二代言人。
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東坡《題西林壁》
一位詩人說過:「詩是開創形式的靈魂」。書院並未拘泥於傳統建築形式,而是受到詩的啟發,以簡練奔放折躍的屋面表達出建築的性格和空間張力,如同蘇軾不拘一格的豪邁個性。延綿起伏的屋頂呼應峨眉山起伏的山勢,借湖光水影,水陸交替,靜臥湖邊。
建築連續的坡屋面有效地營造了連續的外廊空間,成為訪客提供靜坐品茗、憑欄眺望的場所,也是建築與環境過渡、融合、室內外情景交替的空間。屋頂三大片天窗為室內的博物陳和閲讀提供了良好垂直自然光線,與屋簷下四方落地的連續玻璃面一起,創造了一個通透、自由而連續的空間,讓視線可以肆意穿越,建築也由此 “浮”於水面。
感
我們希望對事物的認知不僅停留於視覺,對建築亦是如此。一座能通過手來“閲讀”,因“觸摸”而感知的建築應該是有溫度的。於是,書院的屋頂便延伸到了地面,路過的人可隨時觸碰和撫摸屋面墨色的瓦,用觸覺感知墨色的質感和溫度,觸發內心深處“瓦”的記憶。
由於借鑒了傳統木結構的建構體系,整體採用鋼結構體系,使得近人尺度的豎向支撐體系得以採用鋼、木兩種材料混合運用,木質的溫潤與鋼、玻璃的涼意形成的反差,加強了人的存在意識。
踩著木質外廊,伴隨咿呀作響的腳步聲,人可行至石階邊,拾級而下,水面近在眼前,疊水之聲與湖面漫起水的霧氣,讓人彷彿置身水墨畫卷。
意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東坡《前赤壁賦》
正如中國哲學大家朱光潛先生所說:「美不僅在物,亦不僅在心,它在心與物的關係上面。」,我們希望到這裡的人在親近自然的同時,更能通過身體的全面感知,能將自己融入這熟悉的東方水墨場景。書院的存在,也在眉山這片土地上,因為構建了與人的一種新的交流關係而變得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