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泰美術館(Jut Art Museum)成立於2016年,即將邁向第5年,在這場佳評如潮的《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粗獷主義建築展》進入尾聲之際,忠泰美術館總監—黃姍姍分享這場跨國的合作,同時回顧忠泰美術館過去四年來的歷程。

credit:忠泰美術館

粗獷主義是1950到1970年代席捲全球的建築思潮與風格,最初是對於現代主義過於修飾的反動,之後散播至全球,在不同國家發展出不一樣的面貌,慢慢演變成一種風格的學習。而當粗獷主義來到當代2020,它也被賦予眾多的定義,黃姍姍總監表示:「在這次的展覽中,我們希望可以讓觀眾看到,全世界因為這樣一個建築的思潮,影響了很多不同的國家,又在不同的地區發展不同的成果與面貌,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多元化的粗獷主義發展,而不是一個單一的標準答案。」

credit:忠泰美術館

SOS拯救混凝土之獸!疫情之下臺灣成為亞洲首站

自2017年於德國建築博物館首度展出,陸續巡迴至其他歐洲城市,2020年首次來到亞洲開展,由忠泰美術館與德國建築博物館共同策劃,並在原展覽的內容基礎上,增加臺灣的視角與論述,「粗獷主義直到現在還是深刻影響我們的社會,包含這一次我們介紹到的臺灣建築案例,都是象徵在60年代這些重要建築的誕生,它又如何跟當時的社會還有環境去做相對的連結。」

credit:忠泰美術館

台北展策展人王俊雄規劃出六件臺灣粗獷主義建築案例的研究,由丹下健三設計的聖心女中、高雄三信家商「波浪大樓」等,最特別的是邀請到其中一件作品,「原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中心」的建築師王秋華本人來到現場,並與製作本次展覽模型的學生實際面對面的交流,是非常難得的經驗。

credit:忠泰美術館

credit:忠泰美術館

這次展覽因為疫情的關係,延後好幾個月才開幕,且德國策展人也因疫情無法來到現場,必須透過網路視訊會議密切溝通。而開展後收穫許多來自建築界、文化界朋友們的支持:「我們特別將展期延長,且參觀人數已經破萬,突破我們過去參觀的人次。」期許透過這次的展覽,也能夠推動、保存這些好的建築,並讓未來的世代也可以看到這些優秀的建築作品。

credit:忠泰美術館

三大策展主軸 推廣建築教育的使命

忠泰美術館成立至今4年多的時間,期間舉辦非常多元的展覽,都緊扣著美術館創館的宗旨「未來議題」、「城市建築」以及「當代藝術」三大策展主軸,從開館展《HOME 2025:想家計畫》思考未來「家」的型態。後續策劃許多以建築師為主的個展系列,並有以城市、空間,地方為議題的當代藝術策展。而本次粗獷主義的展覽,則是呼應過去基金會時期曾舉辦《代謝派未來都市展》,關於建築思潮、偏重建築教育的展覽,也是體現忠泰美術館對於建築教育的使命,希望能讓觀眾了解,建築的發展與歷史還有文化是緊緊扣合在一起的,當時人們生存的環境,又是如何跟建築產生互動的關係。

credit:忠泰美術館

即將迎接美術館的第5年,對於未來展覽的規劃,黃姍姍總監說:「我們還是會秉持著我們一貫的軸心,跟策展的思維,所以我們還是會持續地推出跟建築還有當代藝術有關的展覽,並且也會廣邀外部的專業的策展人,還有策展團隊,跟我們一起合作。」

credit:忠泰美術館

忠泰美術館:http://jam.jutfoundation.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