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 23:2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He makes me lie down in green pastures, he leads me beside quiet waters.

現代主義建築的輕與重、冷靜與情熱之間。

現代主義建築巨匠密斯(Mies Van der Rohe) 在 1949 於美國現代超高層建築發源地芝加哥完成了住宅鉅作的湖濱公寓(860–880 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在後來成為二十世紀建築的重要範型;而曾經負笈留學美國賓州大學建築所、某種程度上承繼了現代主義建築最後巨匠路康(Luis Kahn)這個系譜的建築家張景堯先生則在台灣建築歷史發源所在地的台南,完成了一棟位於河濱水岸超高層住宅—凌波揚。

一直到打開現代主義建築序幕的 1920 年代到 30 年代為止,在世界上抬頭的國際式樣,是以輕盈而具開放性的建築為其發展的主要目標。

然而在二次戰後逐漸展露頭角的美國建築家路康卻刻意迴避這樣的風格,而創造出屬於他自己獨自的現代建築格調。那是以厚重的建築為目標,主要的想法在於想將具象徵性並類似紀念碑般的個性重新帶回建築當中。這除了形構出關於建築之輕與重的對話與辯證,也呈現出了現代主義建築在調性上的冷靜與情熱之間,甚至可以將這樣的嘗試與挑戰視為後現代主義建築時代的黎明 (是的,後現代主義建築論述的催生者羅柏范裘利(Robert Venturi)正是路康當年在賓大建築系的同事,想必有很多相互的交流與影響吧)。

路康是一個具有多面性格且不定型的建築家。他和同時代的現代主義建築家作出畫有一線之隔的作品。他對我們展示出現代主義建築仍然有別的作法與取徑。他的建築毫無疑問的是現代建築。不過同時也是帶有原初的精神性的建築。

將場景拉回凌波揚一案來看,可以發現整體的居住形態除了回應 Water Front 的基地脈絡、在鹽水溪出海口之水岸邊創造出超高層水岸集合住宅之外,也延續了台南近年來所熱衷的低層低密度共同庭園郊區住宅,營造慢活且高質感生活空間的慣例,配置了一系列透天住宅。

不過在本文中想聚焦探討的,仍是超高層棟的部份。

1.超高層住宅建築的典範–湖濱公寓(860–880 Lake Shore Drive Apartments)

若回顧世界上知名的超高層建築系譜,仍舊不能不提到在本文一開始所提及的那兩棟由 Mies 在芝加哥的湖濱所蓋的湖濱公寓。建造於 1949 到 1951 年期間的 860-880 湖濱公寓,是由兩棟 26 層高、把鋼鐵與玻璃裸露在外的塔式公寓組成,它們方正地矗立在不規則石灰華鋪面的廣場上。

密斯曾經在其早年的 1919 年,構思過全玻璃帷幕的超高層建築概念性提案而受到世界的矚目。然而,一直到他從 30 年代起擔任包浩斯第三任校長、在 33 年受納粹的壓迫、遠走美國担任伊利諾理工學院的教授之後,在其關於均質空間(universal space,或譯作通用空間)的思想與理論不斷趨於完美成熟下,才終於透過 860-880 湖濱公寓實現了他最初的夢想,重新定義了戰後年代超高層住宅應有的姿態與內涵,並進一步地讓這樣的現代建築普遍地傳播到世界各地被實現而成為二十世紀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類型。

Lake Shore Drive 860 湖濱公寓標準層

另一方面,860-880 湖濱公寓也同時作為地方性的與國際性的地標,坐落在芝加哥中央商務區的北部,離密西根湖只有幾步之遙。許多建築師與評論家認為,860-880 湖濱公寓是最接近密斯一直追求的“少就是多(Less is More)”目標的“表皮與骨架”建築。而其平面也展現出其開放而無限的空間構想,而具有高度可變性之均質空間的理想。

曾經擔任該公寓之整修計畫的建築師 Ron Krueck 提到說,“860-880 湖濱公寓在它們年代是最激進的建築作品。” “它們輕盈、精致,而且驚人的性感。它們證明,設計一個玻璃盒子也不是一件那麽簡單的事情,這跟很多人的觀念恰恰相反。” 事實上,最簡潔的呈現往往需要最細膩的動作與高難度的工夫來造就。而這也的確回應了密斯本人所謂「神往往棲息在細部當中」的這句名言。

凌波揚高層棟若從標準層平面搭配上述的脈絡來加以檢視的話,可以發現的確帶有了這種均質空間性格之現代主義的血統,只不過有別於Mies 那種細緻的鋼骨系統與玻璃所呈現出的穿透與輕盈感,而是採用了鋼筋混凝土架構來創造出九宮格的空間系統。而這樣的佈局不僅讓人在其極具現代感的表層底下感受到該建築的古典調性,某方面似乎也透露出與路康在建築路數上的一脈相乘與穿越時空下的連結。

凌波揚高層棟標準層平面

2.九宮格建築中的古典況味–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

在建築史上有許多九宮格的建築名作,而路康似乎在空間系統的運用上有其對於九宮格系統的偏愛。他是一位能從簡單幾何圖形中衍生出複雜微妙空間的行家。在這裡可以用兩種方法來理解他的名作「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Phillips Exeter Academy Library ,1971)」。

這是康試圖回答為了讓人與相遇的書本親密接觸的空間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姿態的這個原理所設計的圖書館建築傑作。他所想出來的,是為了實現能夠符合那個場所之行為的空間,在甜甜圈狀中分別使用不同的素材與構法的空間構成方法。建物的外圍,是作為個人用的窗邊磚造的安靜閱覽空間,而其內側則是以鋼筋混凝土構造所支撐的、開架書本整然並排的書庫與 Lounge。然後在中央則是以鋼筋混凝土大架構所形成的 6 層高的巨大挑空大廳。另一方面,格子狀的架構框架往空中延伸就宛如古代遺跡的外觀則鑲嵌以木製的窗框,在強有力的空間感中亦能感受到有人在的氣氛與尺度。可以說是路康之建築哲思結晶的建築鉅作。

首先,它呈同心狀,但是該建築也有一個厚殼和空間核心,它們同時構成了正方空間的亮度。這似乎在它們之間中斷了。在抽象的圖形中,康對方形進行巧妙地劃分。綜合而言,它是一個四方格,通過中心的等級劃分後產生一個九宮格形式,與此同時核心空間進一步劃分又產生了16 個網格,更進一步,這個平面甚至還有 36 個方格的暗示。最後,建築師建造混凝土框架重申了建築中九宮格的主體。在路康這份具有古典主義性格的操作下所創造出的空間帶有對稱、方正的空間組織與構成,藉由光影的間接涉入、在其恢弘的尺度的靜默與厚重中下展現出莊嚴的崇高性與永恆的況味,造就出完美詮釋路康建築美學的這棟經典代表作。

埃克塞特學院圖書館平面圖

路康建築美學哲思的關鍵字們

東京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建築家香山壽夫先生是日本研究路康建築的權威指出,路康的建築思想在於作出能夠將人包覆起來、讓人得以冷靜沈著並感到安心的建築。這雖然也是建築的根本,但卻是二十世紀初在現代主義建築運動的風起雲湧之下而曾經被現代主義建築家們所遺忘的部份。這是路康身處於現代建築潮流中的勇敢意志,也是在進入到 21 世紀建築形式與美學論述百家齊放之際所必須被重新矚目與彰顯的重要價值。以下是從「路康建築論集(前田忠直編譯,1992)」中所選粹重要關鍵字所作的介紹與分享。

a.所謂的「美」究竟是什麼?

路康是這麼說的:「產生視覺的時候,視覺最初的瞬間是對於美的自覺」。此外,美的本身是一種完全的和諧(Total Harmony),也就是呈現一種完全調和的狀態。而那便是藉由視覺所接收的感知,而非以邏輯與知識來理解的道理。真正優異的藝術作品會呈現出美的自身。然後以視覺所接受的美是不會被否定的。因為若為了加以否定則會需要理由,而理由往往來自於邏輯與知識的。但路康則表示所謂的「美」通常處於超越了邏輯與知識的所在。

另一方面,若回到建築的範疇來談,路康認為建築家的任務當然就在於傳達空間之美。那麼空間之美又是什麼呢? 事實上建築家所創造出來的空間並不存在於自然裡頭。而空間之美在作為「美」這件事情本身的同時,也必須帶有其意涵。路康指出,「所謂的空間之美就是空間的意涵,並且在空間中充滿意義。」

他舉例表示,「把寝室想成位於草原上。若沒有屋頂就能夠看見星星。因為頭頂上全部都是窗戶,因此窗只要一點點就好了吧。然而,這個房間並不只是寢室,有時候會發覺他成為病房。然後在想要喝紅茶的時候就會希望旁邊有廚房。」然後空間成為房間,配合牆壁、屋頂、天花、廚房的空間意義就能被創造出來。空間在充滿意義的過程中因而與美的境地更加靠近。

b.原初、Presence、光

路康也經常談及「原初」、「Presence」的這些語言。所謂的「原初」並不單單只是就時間意義上的開始而已,而是帶有其起源、根本的這些意涵在。而「Presence」裡頭則帶有著類似「存在、形狀、狀態、呈現」的屬性與特質吧。

「建築雖然並不帶有『Presence/存在』,但是卻能夠作為精神的自覺而存在。建築作品則作為能反映出該精神之本性的獻禮與頌讚而被創造出來。」

形而上的“建築”雖然並不擁有“形體”,但是卻存在於精神當中。然後作為其發跡與展露,被創作出來的形體因而得以成為建築作品,這樣的解釋或許也是行得通的吧。

關於 Presence,路康亦論及光的重要性。他表示,「賦予「presence」完全的光,是物質的形成者,然後被創造出來的物質也會有影子被投注在上頭」。這與視覺的產生及感知出美的知覺或許是相通的。眼睛可以看得到的東西,就是因為在光的反射之下所帶來的感知。

接著,路康更進一步地敘述到光乃是因著構造被賦予的:「在決定出構造的時候,你也就決定了光(進入的姿態)。往昔的建物中,柱列其實也可看成就是光的表現。也就是「有光、無光、有光、無光、有光」的這種空間感上的節奏」。

c.建築即空間、空間即是光。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藉由光所提出的路康建築論。路康表示,所謂的建築就是包覆人類的空間。那麼空間是什麼?就是光。因此要作出光把人類給包圍起來的狀態。而為了形塑出這樣的光,就要立起牆壁、並架上屋頂。從這樣的角度可以窺見路康建築的方法有別於現代主義中純粹的機能性與合理性的考量出發,而是從什麼都還沒決定的「原初」、從「presence」、從賦予感知的「光」來著想與開始的。

d.對於永恆(永遠性)的追索

路康認為最棒而優異的品質就存在於永遠性當中。然後藝術家/創作者充其量也只不過是這個永遠性的觸媒。 「只有如何解釋永恆(永遠性)的那個方法本身是屬於藝術家的 」,而這個方法就建築師來說就是設計。

當視覺誕生,最初感受到美的時候,為什麼能夠認識到那是美的呢?那是位於超越「說明」能產生效用的所在的感知。同樣地,「永恆(永遠性)」也是超越能夠言說/論述與說明之所在的。

關於永恆(永遠性)並無法直接作出說明與解釋。只能書寫出關於它的周邊。路康表示,「我將建築視為一種感受性(Sense)、並想要透過它來表現永恒。關於詩人與畫家也都是這麼想的」。

所謂的永恆(永遠性)是植基於自然的法則而不會有所改變的。在那裡有著能夠認識美的根據。那並不是由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是從它的開始,或者是人類在存在以前就已經存在於那裡的。

關於「永恆的表現」,路康認為這並不只是建築家、詩人與画家的這些藝術家們的特權與目標,像醫師、律師與其他的職業當中,所有人也都帶有這樣的潛力與可能。因為人類原本就與生俱來地帶有某種表現意圖與欲望的緣故。

更推進一步地來談,路康認為甚至「活著」的這件事就是為了「表現」。這裡所指的並不僅只於狹義的藝術作品之創作,而是對於浮現的感情該如何使用語言傳達給對方的這類廣義的表現。在這個時候所表現出來的,是在那之前所未曾有過的。藝術的本質也在於表現。創造出過去所未曾有過的新意。究竟該根據什麼來創作呢?這個根據就是所謂的永遠性、亦即永恆的這件事。那麼又該如何解釋永遠性?而這就與表現又連結在一起,若採取在過去所未曾有過的解釋方法來表現出永恆的時候,那麼就會成為真正優異的藝術。路康表示,「科學是找出已存在於那裡的東西,然而藝術家卻是創造出那裡所不存在的事物。」

建築:作為未來的文明遺產

以上的文獻回顧與建築案例解析,是筆者曾經前往凌波揚高層棟親身體驗其空間與環境之後,因著某些「既視感(Déjà vu, 法文)」的感動所作的延伸閱讀與評述。或許因著它與建築史上之建築文明遺產在空間觀與價值觀的遙相呼應與超越時空的血脈相乘,加上更是落在台南這個或可視為應許之地的所在,而讓我深刻地感受到這棟甫誕生不久的新建築,或許能夠在這個可安歇之水邊的靜默生息之地,成為永恆的建築文明遺產。

在一個後現代狂潮所覆蓋的多元城市環境中,或許兼具著純粹理性與靜謐詩性、並透露其對於永恆之憧憬的這棟當代新摩登建築,方能重新滿足我們心靈深處的渴望,並在喧擾中找回生活應有的沈著與愜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