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東海大學建築系團隊策畫的「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參展計畫《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將於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展出。本屆展覽透過在臺灣不同高度與緯度的農業地景調查,呈現人們運用各自的科學知識,為馴服環境帶來多元的建築風貌。目的在讓建成地景與真實土地之間對話,重新向鄉村學習。

2023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參展作品,於2月17日首度公開亮相,現場發表展出作品的一比一試組裝。國美館廖仁義館長、評審委員吳光庭教授、黃健敏建築師、徐明松教授、劉國滄教授及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教授,以及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與蘇孟宗等人均出席。

國美館長廖仁義表示,這次要特別恭喜東海建築所帶領的策展團隊,參展計畫不但具有文化展示意義,更具教育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有很多分享,包含委員與團隊間的對話,都讓最後的成果更具體而準確。

記者會大合照(左至右_ 策展團隊李懿倩, 成功大學古爵誌, 技術顧問賴銘昌, 逢甲大學鄭博仁, 策展人曾瑋, 曾成德教授, 國美館館長廖仁義, 協同策展人何炯德、蘇孟宗、郭聖傑, 中原大學蘇弘,中原大學陳宣誠, 淡江大學周書賢)_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記者會大合照(左至右_ 協同策展人郭聖傑、何炯德;策展人曾瑋;協同策展人蘇孟宗;國美館館長廖仁義;評審委員黃健敏、徐明松、劉國滄、吳光庭)_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曾成德與評審委員吳光庭不約而同指出,1923年柯比意《邁向(新)建築》出版,中間經歷80年代建築在地化的重大改變,到現今2023年一百年間,可以看見台灣建築有股力量,能夠在跨六個氣候帶的地形中,展現構築方式、地景很有趣的未完成狀態。吳光庭也回應:「此次團隊展開的田野調查,所呈現在地知識與智慧,就是傳承力量的來源,想像也在實驗性的素材中獲得啟蒙,青年學生的能力已具國際水準的呈現,更是本次展演的亮點。」

最後,由策展人曾瑋總結本次策劃強調價值說,企圖拋棄後殖民、全球化與後現代的論述方式,從教台灣育紮根,從「from garden to field」的角度,除了展現建築的生猛與柔軟,使有機物與無機物成為共生體,隨著這些不確定性不斷演化,變成一種重新閱讀台灣建築的機會。

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攝影 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攝影 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1比1組裝記者會現場照片。(攝影 林育全,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的策畫呼應第18屆大會主題「未來實驗室(The Laboratory of the Future)」,提出對「未來」的見解,認為21世紀的未來可能需要我們踏上迂迴的道路,留意並重新拼湊你我生活周遭因時代進步而遺忘的事物。策展團隊重新回到臺灣的山海之間,從「真實的日常」尋找面對未來的養分。

策展關鍵字:中介
乾燥農作物的過程中發生一些有趣的空間:曬水柿的構架形成特殊紋理的陰影,成為一種臨時 性的社交空間;金針花的處理過程則多利用屋頂作為乾燥的場所,讓屋頂變成一 個具生產性的空間元素。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二元性
養蚵用廢棄竹子搭建的「棚架」, 簡易的涼棚在農忙時成為蚵民的休憩場所;但在蚵收成時節卻轉變成為造訪者燒烤生蚵的場域。為了適應高灘地的地質與潮汐而改裝的三輪車除了是生產系統的一環,同時作 為載送造訪者的載具用來參與當地的特殊景觀。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在《地景中未完成的協議-台灣改裝》中,策展團隊以「剖面」的視角聚焦臺灣不同海拔的農業地景,發現其中存在的「改裝」性格。無論是嘉義外海的蚵棚、嘉南平原上的溫室或是梨山的茶園,都可以說是人類指認、理解並適應自然作用的節氣與時序後,進一步加以「改裝」的構築性回應。策展團隊提出「協調者」、「二元性」、「義肢」、「內在性」、「中介」、「濾器」六大關鍵字回應這些發生在臺灣山海之間人們如何與自然衝突、妥協進而共榮的事物,提煉出面對臺灣建築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法。

策展關鍵字:濾器
高山果園中,人的工作尺度與植物生長特性相互結合的虛空間。高山茶園為預防收成時遇到霜害,而由蘭花網 完全覆蓋;茶葉收成時採栽後須進行日光萎凋,以增加茶葉香氣的作業也由蘭花網構築的覆蓋物調節日光的強度。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內在性
鄉村地區林立的溫網室的構築思考也蔓延出生產範疇,與農人勞動環境開始對話。在非網室空間的農地上,我們更是目擊農人利用類似構築方式製作可移動遮陽棚來達到工 作區域內的日照改善。 這些內部性也創造了地景中的居家內在特質。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策展關鍵字:協調者
工寮與碼頭是工作場所的同時,更成為農閒時的重要社交場所。我們在蚵農的勞動場域中觀察到透過工具形成陸地與海洋的轉換、工作 與社交行為的交錯,透露一種定著與非定著相互交纏的關係,我們將此現象稱為 一種協調機制。
(圖片由國立臺灣美術館提供)

值得一提的是,在策展方式上,本屆策展團隊從學院出發,首度採取「教學聯盟(Teaching Alliance)」的共同參與模式,除了與建築教育現場緊密結合,規劃由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師生共同完成展覽的重要作品,同時也邀請國內知名建築學院:成功大學、淡江大學、逢甲大學、中原大學的建築學系參與,擴大此次展覽實驗與行動的動能,所完成的作品將一同於本屆臺灣館展出。

臺灣館所在的普里奇歐尼宮,為前身是古老監獄的特色古蹟建築,策展團隊依據建築空間架構區分為四個展區,分別為:「地景文件」、「擴閾空間」、「影片投影」、「設計提案」。四個區域由展場內的主要垂直牆面和一道粗黑線來區分邊界,再由跨越空間的大桌子構成的水平面整合為一。展場也將結合聲音和紀錄影像,使用臺灣環境音採集與新編音樂,及策展紀錄影像,成為可度量時空的元素,讓觀者打開各種感官,感受臺灣真實時空的流動感。

展場空間,謝宗諺、李懿倩,2023。林育全攝影,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 「第18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
    • 展覽時間:2023年5月20日至11月26日 (預展期5月18日、19日)
    •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