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住宅位於屏東潮州鎮民治溪溪畔,擁有絕佳的景觀位置。民治溪是穿越潮州鎮的主要溪流,早期可划船、抓魚、玩水等,是潮州鎮50歲以上鎮民的童年回憶。近年縣政府積極整頓溪流周邊環境,打造親水的河岸景觀,希望讓民治溪恢復往日的清澈並深化保護河川的觀念,因此如何讓人們重新看到民治溪,並重新發現民治溪在都市紋理中的價值是本設計案的重要議題。
在空間設計上,筑築方設計認為在室內空間中有時過度開放的視野景觀,會使人們無法聚焦或發現窗外風景,適度的遮擋或框景反而可以誘發人們對窗外景觀的好奇心與注意力。因此我們在立面上設計一種可關閉亦可如門扇般打開的格柵介面。格柵關起來時,類似掛於外牆的簾幕,使在居室空間的人們無法看到完整窗外風景,透過格柵賽漫入的線條光線,人開始對外面的景觀產生好奇。格柵打開來後,人們可以完整地看到戶外景觀與民治溪,創造一種原本隱約,但最終豁然開朗的視覺意象。透過這樣的情境,讓人重新發現民治溪,重新發現原來”我家門前有小河” 。
另外,本案建築配置為常見於台灣都市空間街屋的配置形式。狹長型的街屋空間以長面向緊鄰而座,短面向空間則為陽台面或景觀面;但這樣過度擁擠相鄰的空間型式卻無法讓陽台或景觀面發揮原有的功能,都市空間內的住宅亦失去放鬆休憩的品質與人們所需的隱私性。因此設計團隊嘗試將分間牆重新定義,讓牆面除了傳統的結構性行為與分間功能外,也將建築概念導入牆面設計規劃中,他們稱之為”伸牆” 。
例如於本案中,將分間牆向外延伸,如此一來可讓街屋短面向的陽台與景觀空間得到充分的呼吸與隱私,傾斜的山牆牆面亦是對潮州鎮三面環山的自然景觀的回應,透過這樣的山形建築外觀融入既有的大地景觀,也與此地的人文起源串聯,同時利用延伸的山牆與懸吊於外牆的格柵,夾出一個引導居民進入空間動線裡的山縫。分間牆最終變成形塑空間氛圍語言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