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2024,回顧2023。建築界最值得紀錄的一場建築事件莫過於郭旭原黄惠美「時間的空間」建築展。短短三個月期間,創下萬人觀展的熱烈迴響。看展觀眾更見跨越建築設計圈,延伸到各行各業人仕及不同年齡階層,引動社會對台灣未來建築的新思考。

融入環境,讓建築發光

大尺建築同時以兩件台灣建築獎獲獎作品,回應自己的回顧展。其一是北藝大科藝館榮獲2023台灣建築獎首獎,科技藝術館位於校園軸線端點,作為新媒體藝術的實驗基地,郭旭原建築師利用四根柱子將「黑盒子」與「灰盒子」抬昇於空中作為建築主體。讓軸線翻轉導向山頂,是校園建築的理想解決方案。另一件是整建基隆廢棄的太平國小,建築師以一座外掛樓梯,一座可以回望城市的瞭望台,以及一座 18 米空橋連接後方的登山步道,讓人們回到這裡和環境互動,讓建築有機會發出餘光。

2023台灣建築獎「建築轉生特別獎」作品 – 大尺建築事務所 基隆市太平國小 © Wehouse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回到人的主體性,在時間裡感知空間

以「時間的空間」為主題,郭旭原建築師表示,他們想強調建築「非物質性」的概念,當人作為空間主體,在其間活動,感知的全部就有了時間的存在。黄惠美建築師強調,時間是一個姿態、一個動作,有變化的東西,當時間和空間相對應時將它捕捉下來,透過建築設計,在空間中可以誘發人對時間的感受。

第一個展廳「種子區」看見兩位建築師養成的時代背景,是理性與感性的碰撞,建築線條與藝術詩畫的各自衍伸與相互磨合。展廳所有空間也在建築師提出的四大建築元素「皮層」、「內與外」、「路徑」和「場域」被重新界定,為觀眾創造了一種截然不同的看展身體經驗。站在夾層高度由上而下可以看到如卷軸掀起的室內斜丘,延伸的鏡射是過去也是未來,交織著實在的此刻。斜坡裡刨出來的壕溝,提醒著身體走到邊界,在安靜的狹縫中專注閱讀影像訊息。一個回望,又可以看到另一區作品展列,在淨白鏤空的展台上,一件件作品可以細細端詳,像一件件建築雕塑。

以室內斜丘搭配鏡面延伸空間感,如同走在時間的道路上,過去、現在與未來將同時存在。© Wehouse 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從室內斜丘回望,可望穿展覽空間的夾層 ,體驗建築師對四大建築元素「皮層」、「內與外」、「路徑」和「場域」的另一種詮釋。© Wehouse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時間的空間」共展出26件,透過不同的作品,表現對於建築師提出的四大建築元素「皮層」、「內與外」、「路徑」和「場域」。

以辯證深化共識,歲月中美好相契

既是生活的伴侶又是事業的夥伴,如何經營恆久的美好關係。有人形容他們是戀人也是獵人,具有急躁的心,敏銳的覺知,強烈的決絕的毫不退讓,不容許對方一點點媚俗。經過童子般純真的發想,再透過大人的練達來收束,辯證反轉後將宇宙觀層層包裹其中,創造的過程是白天,對撞、能量,但最後的成果有了夜的安靜。

經過了25年一起生活旅行、閱讀、溝通,喜好也越來越接近,就像蘋果的兩半,各自獨立,合起來又有共同的核心。投入公共建築是希望在商業建築之外,提出台灣城市新的觀點,期待城市的生命歷程也需要時間去累積,像京都、像巴黎,而不是僅有被工具化了的數字。建築空間是一個庇護所,滋養人的陽光空氣水反而是更具體的存在。建築不只面積,不只三房兩廳,窗外的一面景緻可能更感動。

展覽以揭開書房的形式,向觀者展示25年間,兩人共同積累出的珍貴回憶、手稿以及建築模型。© Wehouse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在密不可分的生活與工作間,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透過辯證探尋共識,共伴走出現在的人生軌跡。© Wehouse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回望,未來就在眼前

關於城市的新舊更替,兩位建築師也示範了溫柔的力量,像「富藝旅」及「基隆太平國小」就是蠻好的例子。他們主張建築可以誘發人和環境的重新連結,讓即將頹壞的老建築重獲新生命,面對新跟舊的都市問題,也許不是完全將舊的完全剷除,而是重新詮釋人和環境的未來關係。「富藝旅」在都更前的幾年歲月,仍然和台北進行美麗對話,太平國小則另闢新路徑,一點點的影響了週邊房舍,兩位建築師相信,可以改變的能量一直存在那裡。

透過作品,引領觀者思考建築的過去與未來,深化環境、人與建築的連結。© Wehouse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透過「時間的空間」展,想重新喚醒人們對建築的知覺,讓人對自己的居所有主張,開始在乎一棵樹一片綠,甚至遠方的101。建築能夠感動你的時候,才真正屬於你,而不只是一個資產。這場展覽的收獲在於引發人對建築的感動,讓人認識自己在空間中的主體性,建築才可能成為文化,可以累積、可以傳承,進而對人產生了意義。

展覽呈現兩人如何在合作與創作間,透過不斷碰撞、探索,找到自我理解建築真正的本質意義。© Wehouse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啟發觀者透過展覽,探索人、環境與空間的關係,認識自我在空間中的主體性。© Wehouse建築生活誌 / 攝影 詹有容。


瞭解更多:https://khaa.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