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私密的領域;
卻也受著國家制度、世界局勢牽動影響。

家,是住民與環境、敵族奮戰後的智慧累積;
也置於現代性的法制情境,被管轄治理。

回望臺灣,存在著甚麼樣態的住屋建築基因?
其形式與概念,如何鑲嵌與涵構著當代社會的變遷?
關於島嶼住屋建築的一隅風景,亦是一場尋覓生命安住之所的文化考掘行。

策展人-楊仙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設計概念

本次展覽為文化部委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史博)策劃的建築展覽,展覽主題是關於臺灣住屋演變與發展,作為文化部籌備臺灣建築博物館的暖身,透過這次展覽逐步建構臺灣建築史,並向一般民眾推廣建築文化,也是臺史博的一次離開臺南本館移展外地。

外部流動 / 內在安定

展覽位於臺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內,園區民眾習慣快速瀏覽的展覽體驗,而建築史展覽對於一般民眾是比較陌生的議題,因此,我們以一部情境式紀錄影片作為展覽的核心,展覽文本與文物環繞著核心區域配置。在展區外,遊客可以直接感受核心空間的聲音與影像,用熟悉的方式引導停駐體驗。

核心區被設計成三面環景投影空間,外有54組雙層白色烤漆鋼管旋轉圍繞,是展覽起點也是終點。在展場外可以看見環景影片被反射在白色鋼管上,在鋼管上也可看見環境光的色溫在白天呈現溫暖黃色,到了傍晚呈現微涼的藍色,像是一塊白色畫布映射一天環境的變化。

展覽文本與文物圍繞核心區。四周牆面的素材是建築工地常見的模板,構築出一條高3.6M的黑色長廊,黑色模板呈現出施工中的樣貌,隱喻家屋形式是不斷演變積累的過程,日光燈常見於工地現場,線性的安排成為進入時光廊道的引導,觀眾順時針瀏覽於時間長流中各式家屋的模樣。

黑色長廊中跟著白光,身體在移動中體驗空間的收縮與開闊,在開闊的展區使用溫暖的黃光讓人停留,模板牆上保留老屋的窗景,將戶外景緻引入展場。最後經過光影交織的迴廊,回到核心區,影片帶領觀眾走過家屋的片片風景,看見「家」的各種面向以及人與家的親密關係。

臺北工業學校建築科學生李啟庚所繪木結構榫接圖1939年(昭和14年)(展品提供:李乾朗老師)

中美合作棉質圓領短袖麵粉袋上衣(臺史博館收藏) 

展場一隅擺放的臺灣建築會誌1939年(昭和14年),為日本時代建築雜誌,類似現今《建築師雜誌》、《臺灣建築雜誌》,以及日本時代臺北工業學校建築科學生必備參考書《西洋建築史參考圖集》上下冊

▎展覽資訊

展覽期間:2020年1月17日至2020年3月1日
展覽地點:臺北市 華山文創園區 中7B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官方網站:https://www.nmth.gov.tw/exhibition_48_419.html
展覽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bodearchitectureintaiwan

業  主: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主要用途:博物館展覽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策展總監:林崇熙
策展統籌:楊仙妃
策展執行:張淑卿、謝宜珊、謝燕蓉
展覽行銷:吳佳霓、陳涵郁

整體規劃
一起設計Atelier Let’s / 佇這生活 Di Jia/ 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INPIN Design Institute
監  製:辜達齊、徐瑞陽、林杰輝、王嘉盈
圖文提供:一起設計 Atelier Let’s
攝  影:李易暹攝影工作室Yi-Hsien Lee Photography、一起設計 Atelier Let’s、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INPIN Design Instit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