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陽明山腳下的小山丘,台北市立刻靜了下來,轉進至誠路小巷子裡,就是山屋口口的第一件作品,邀請建築設計師邱文傑及景觀設計師吳宗憲進行創作。一邊是芝山岩,一邊是外雙溪,一塊九十來坪小基地,是不是邱文傑老師有話要說,說出一位建築師對台灣土地和建築矛盾的情感與糾結。
反思台灣後現代現象的鄕愁
在哈佛受西方主義影響,1996年回台,以東門城新竹之心、921地震教育園區作品頻頻得獎,也撫平不了他對台灣後現代現象既愛又恨的鄕愁。關於橫生滋長的騎樓、鐵平屋、夜市,既愛台灣生猛的原生力量,又遺憾台灣所有關於建築的思考總是充滿臨時性又不講究美感。他說,剛回台灣時只是將西方的技術與訓練運用於所接項目而已,直到過了五十歲後,才有火候及反芻的能力來和社會對話,於是這件作品終於從歲月歴練中迸發出來,向台灣建築提出時代的詰問。
表達台灣的新粗獷主義
從建築外觀看起,他說這件作品就像台灣的新粗獷主義。邱文傑說,「金屬斜桿一般都會做得很費工,接頭的地方很工藝,我要新粗曠,用最簡單的手法將鋼板切成半圓,再拿圓管套上滿焊,就像男人的刀疤,從外觀看是很MAN的,但是室內就很WOMAN。」
一樓就是台灣的騎樓,騎樓以清水模重新定義,穿透的走道開放空間讓路人可以穿越建築或直上公共露台。室內有咖啡店有美術館有樓梯小商店。「互利共生」(interaction)的概念,人與人的互動是想要探觸的話題,探討「兩家店」或「兩個人」共同存在的狀態。台灣的紛亂是能量,他想以混合概念及抽象方式去詮釋。因此,一樓是可以是賣咖啡的地方,也可以是一個小美術館,山屋口口的第一檔展覽【剛隨著你 剝離】Steel_Cement_Glass是由一群年輕藝術家自己來策展,和建築的鋼構、水泥、玻璃做對話。
互利共生與空間關係
二樓有一種輕柔的表情。空間彼此相倚也互相包容。在一個空間走動的人只能隱約看到另一個空間,可能聽到一點聲音,看到一點影子,就像兩個人在繞圈圈,彼此看得到但是碰不到。這就是我一直在試探、探問兩個空間的關係,如何「互利共生」。
二、三樓部份是獨立的空間,走在玻璃隔道上,隨時可以回望另一個走過的地方,可以相遇SAY HELLO,可以躲迷藏永遠找不到對方;也可以走出陽台,讓你看到另一個世界或藝術作品。空間斜鑿出五個洞可以看天,讓人知道自己的渺小,這是以管窺天的體驗,空間全暗時也有五道光可射進來。
四樓這是山屋教堂,下層壓縮到了四樓視覺則完全被打開,一邊是芝山岩、一邊是外雙溪。頂樓是鐵皮屋的反思,鐵皮煉成鋼後,可以變成這樣一幢建築,台北的屋頂可以變成是最好的地方,不被違章霸佔,可以成為人人可以上來的公共空間,把頂樓還給大眾,這是一個很高的理想,也在示範一個可能性。
台灣下世代建築的提問
邱文傑表示,以構築來講,台灣是輕的,像違章建築、夜市,很不堪很髒很亂,但是很有能量很迷人,所以取其部分做為基調,一樓無樑板,二樓以上是只有鋼管沒有柱子,都在表達台灣的輕量,然後再開始談關係,某種程度也在挑戰台灣建築的一致性,從騎樓、混合共生空間、屋頂平台提出一些可能性。
這是一幢值得探索的迷人小建築,邱文傑笑說他在做鐵皮屋的LV。其實這幢建築很像樹海上的摩登帆船,乘著風乘著光,掦帆航向想像的海。他抛出未來台灣建築該是什麼的提問,走一趟「山屋口口」的「山屋」也許大家也會開始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