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美術獎」為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年度藝術競賽展,自1983年開館首次舉辦以來從未間斷,累積多年的籌辦成果,見證臺灣當代藝術的活躍發展,力求發掘優秀之藝術創作者,並鼓勵富有獨特性與時代精神之作品,是國內具前瞻性、指標性的視覺藝術獎項。

「2018臺北美術獎」於12月20日舉行開幕記者會暨頒獎典禮,由14組藝術作品於280件遞件作品中脫穎而出,並由藝術家王連晟作品《閱讀計畫》榮獲本屆首獎!于軒、走路草農/藝團、林羿綺、張允菡、張紋瑄獲得優選獎;邱子晏、東冬.侯溫、鬼丘鬼鏟、陳呈毓、陳依純、郭俞平、賈茜茹、饒加恩八組藝術家獲頒入選獎。

評審團針對本屆臺北美術獎表現指出:「今年臺北美術獎,除了創作者的實踐力、表現力之外,評審們皆高度重視作品所能展現的「觀念完整度」。獲獎及入選作品總體上反映了當代創作者游走在不同質材、媒介,以及多元、混搭呈現上的優異能力。創作者們不僅都具備高度移動力、知識掌握和資訊獲取的能力,並且擅於援用跨文化內容的材料。這代表著隨著時代改變,創作的觸角與思維向度都較以往大為擴增。

▼ 以下我們就來一起欣賞這些優秀藝術家的精彩作品!

社會觀察x生活反思

王連晟《閱讀計畫》

王連晟設計了23台自動翻書的機器,當觀眾靠近時,機器人便開始翻書,並朗讀象徵儒家思想的《論語》片段給觀眾聽。展間架構出不斷勞動、制式的閱讀空間,彰顯了人類受教育的過程與機器學習近似,我們就像是被巨大的齒輪控制,並嵌制著我們的思想。究竟是人類模仿機器?還是機器模仿人類?人類未來的教育方式又是什麼呢?

張允菡《其實我們什麼也不是》

張允菡將自身走訪北極的遊歷經驗,以凸顯北極白晝強烈光線的系列繪畫,與手抄寫的日記文字,彼此不互為解說的兩種形式及敘事性,共同描繪出北極的樣貌,回應在無人之境的場域下,個體存在之於社會化與全球化的反思。

陳依純《進入世界系:地球防衛少年》

該作品中訪問了不同國家的青少年,他們用自己的母語問「SIRI,什麼是戰爭?」,就如同日本鬼頭莫宏的「地球防衛少年」中,每個少年奮戰並犧牲自我時的內心困頓。這些曾帶著內心創傷的少年,講述自己內心深層的悲傷,卻也希望能夠勇敢去面對他們面臨的艱難。

而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更具大的世界觀,這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真實來自不同國家的青少年告訴我們年幼時曾處的艱難,這些敘事建起了地球上每個角落正在發生的憂鬱與災難。

陳呈毓《雲氣平衡》

這是一件單頻道錄像作品,以散文的形式描繪當代社會人們對於生產影像的慾望,以及對於雲端運算的依賴,從而反思現代人於雲端數據世界中,如何重新描繪出數據、影像生產與我們生活的地景間的關係。

饒加恩《計程車》

這件作品挪用紀錄片的形式,由一鏡到底的方式,紀錄前往幾個歷史爭議地點時,計程車司機和藝術家的對話。藉由喚起司機對過去戒嚴和冷戰的記憶、今日英國脫歐以及臺灣和中國的關係,在旅程中交錯談論,最後再由七十多位司機中選了五支影片構成這件作品,由個體經驗再製出場域空間複雜的歷史精神與心理地圖。

 

模擬情境x實驗假設

于軒《克萊因‧赫茲-不存在的實驗》

詮釋當記憶被留駐在斑剝凋零中,用藝術創作傳遞時間殘缺的美感,並將其生命之美在崩壞殘缺裡重新綻放。

「不存在」這個詞本身就充滿了各種想像空間。于軒將「不存在」這件事情放入了作品之中,虛構了一位科學家「克萊因.赫茲」的實驗室與實驗計劃。而科學家已不復存在,現場留下的是長時間以來所沉澱下來的殘缺、塵埃與過往的美…

現場看見玻璃窗內的實驗臺其實不存在現實,于軒透過玻璃窗的意識型態去還原,讓觀看者想像透過時空的當下實驗情景,是種別具巧思的視覺設計,希望大家能藉由想像,看見殘缺的美。

張紋瑄《自殺技術基金會:年度發表》

張紋瑄擬造虛構機構「自殺技術基金會」,舉行由參賽者主導影響集體未來的自殺計畫,藉由書寫或演出形式,提出隱含「歷史書寫」的套層結構。

鬼丘鬼鏟《近古代臨摹》

藝術團體鬼丘鬼鏟一則模擬桑德爾蘭博物館(Sunderland Museum)民眾活動的館藏照,以各式罕有物件及生物建構出提供給盲童的觸感圖鑑;另一則以縮限觀者視線的方式進行行為藝術演出,重新探究現場藝術表演的真實性。

 

個人經驗x集體共鳴

走路草農/藝團《湖底田水上考古系列》

走路草農/藝團成員劉星佑與陳漢聲,以近似考現學與類型學的收藏與編纂,試圖提問:農家子弟有自己的歷史嗎?相對於風格的創造與辨識,「手路」可不可以成為藝術的起源、方法與特徵?

雞公碗、無名破片、回鄉行經的橋墩、公墓塑像、菜苗盤與多寶格…透過工藝裝置、物件採集與影像配置,發散著記憶並形構出「面對無可名狀」時,與歷史共存的當下。

當治本於辳、惠澤農民、為辳造福…這些匾額,成為「藝術的故事」的一部份時,湖底田的水上考古,才算是真的「掘」到自己的歷史與文化。

  

林羿綺《信使計畫:返向漂流與南洋彼岸》

林羿綺以信使的身份,依著破損的陳舊信件地址,以及當代社群網路,來到華僑親戚們生根的新故鄉:印尼邦加島。透過實地影像拍攝,搭配信件字跡,以多種語言轉換溝通的經驗,運用影像、文字、聲音及家族照片,編緝出超越真實的魔幻感知特性。

此計劃不僅是對家族史的緬懷,更是展現這段被遺忘的開墾、生根、衝突,而後同化的移民歷程。

東冬.侯溫《 3M—三件正在發生的事 》

太魯閣銅門部落的藝術家東冬.侯溫結合行為表演、影像藝術、環境劇場等跨界藝術的創作形式,講述部落信仰祭儀、語言正名、文化傳承等衝擊與隱憂。

現場空間,裝置了三座三角型的竹織場域,裡頭放映三個影像,探討著傳統時代的傳承,與現今價值觀的差異。

場內竹織場域以全白呈現,暗喻著部落文化在歷經各種文明交流與物質轉換後,到底是原本的文化圖紋沒有顏色,還是民族的圖紋正在失去顏色。如今,在文化碰撞的過程中,我們又該如何將部落的多元樣貌與社會環境牽連起來呢?

郭俞平《我的胃裡沒有午飯,脖頸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

此件為結合聲音與物件之裝置作品,藉由越南演員陳秋柳與她在台灣出生的女兒鄭琬諠兩位女性對於「家」意象的描述為起點,並與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台灣演員楊奇殷共同合作,將跨國移動的內在情感及家屋的意象轉化為空間場景,從「缺」的角度探討「家」之於生命階段的意義與轉變,並且聯繫出藝術家自身回憶與自我存在的關係。

現場由毛髮、羊毛、蠟與琉璃組成的鳥巢般造型,散置在傢俱長出的樹枝間,樹枝既是支撐巢穴的基礎,卻長出許多像是要把鳥巢打下來的球拍,產生令人不安的意象。

賈茜茹《「大勇街25巷,」》

每件作品都是由習以為常的生活物件為契機,每個物件都擁有其專屬的故事。賈茜茹藉由一系列關於家中之物的個展,製造出介於展場與樣品屋之間的場域,讓觀眾在現實與超現實中尋找藝術與生活間模稜的界線。

邱子晏《小城故事》

「小城故事」為臺灣80年代紅極一時的文藝電影。在這件作品計畫裡,他從電影裡挑選幾個片段,以女主角的視點出發,透過二個螢幕,一個是「小城故事」的電影畫面,另一個是他所搭建的室內景,將他的視點與過去電影畫面的狀態連接,激化一個想像空間,將原片中當時臺灣人民語言與生活被禁語的狀態重新填補,重新創造影像敘事的更多可能。

 

2018臺北美術獎」Taipei Art Awards 2018

時間:2018/12/22-2019/3/31,週二至週日9:30-17:30,週六至20:30
地點:臺北市立美術館(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
票價:全票30元,優待票15元
電話:02-2595-7656

圖片/資訊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所提供